首页汉语词典盐法道盐法道的意思
yándào

盐法道


拼音yán fǎ dào
注音一ㄢˊ ㄈㄚˇ ㄉㄠˋ

繁体鹽法道

盐法道

词语解释

盐法道[ yán fǎ dào ]

⒈  官名。掌管一省盐政。清代于不设盐运使各省设置,或以分巡各道兼理。

引证解释

⒈  官名。掌管一省盐政。 清 代于不设盐运使各省设置,或以分巡各道兼理。

《清史稿·职官志三》:“明年( 宣统 三年),改各省运使为盐务正监督,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统辖於盐政大臣。”
亦省称“盐道”。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
《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併飭盐道不时查察。”

国语辞典

盐法道[ yán fǎ dào ]

⒈  职官名。掌一省盐政。

《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明年,改各省运使为盐务正监督。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统辖于盐政大臣。」

分字解释


※ "盐法道"的意思解释、盐法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盐法道”的意思:

“盐法道”是指古代中国盐业管理的一种制度。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政府对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实行严格的管理,设立盐法道作为专门负责盐政的官员或机构,负责盐税的征收、盐务的管理以及盐业市场的调控。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盐法道”的具体解释可能没有,因为这是一个相对较为专业的历史名词,可能不会出现在《康熙字典》这样的综合性字典中。但根据字面意思,“盐法”指的是盐的管理法规,“道”在这里指的是官员或机构。

出处:

“盐法道”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朝和清朝的盐政制度。在《明史》和《清史稿》等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关于盐法道的记载。

同义词:

盐政司

盐运使

盐课司

反义词:

无盐法

无盐政

相关词语:

盐商

盐税

盐引

盐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盐法道”是一个历史名词,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研究中国古代盐业历史时,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与盐法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康熙年间,盐法道官员严格执行盐法,严厉打击私盐贸易,保障了国家盐税的收入和市场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