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āozhá

夭札


拼音yāo zhá
注音一ㄠ ㄓㄚˊ

夭札

词语解释

夭札[ yāo zhá ]

⒈  遭疫病而早死。

引证解释

⒈  遭疫病而早死。

《左传·昭公四年》:“癘疾不降,民不夭札。”
杜预 注:“短折为夭,夭死为札。”
唐 陈子昂 《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当夭札之凶年,致昇平之稔岁。”
清 李渔 《风筝误·凯宴》:“田无水旱,民无夭札,境无烽燹。”

国语辞典

夭札[ yǎo zhá ]

⒈  遭疫病而早死。

《左传·昭公四年》:「疠疾不降,民不夭札。」
唐·陈子昂〈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当夭札之凶年,致升平之稔岁。」

分字解释


※ "夭札"的意思解释、夭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夭札”的意思:

“夭札”是一个汉语词汇,古汉语中指天折,即幼年死亡。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儿童或年轻人在尚未成年时不幸去世。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夭札”被解释为“幼而夭折”。

出处:

“夭札”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例如,《诗经》中有“夭札之痛,谁能忍之”的句子,用来形容对幼年死亡之痛的哀悼。

同义词:

天亡

天折

早逝

反义词:

长寿

高寿

相关词语:

天年

丧幼

孤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夭札”的典故,可以联想到古代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悲剧角色,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她因疾病而夭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造句: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仍然无法避免听到那些关于儿童夭札的悲伤消息,这让我们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