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易暴

词语解释
以暴易暴[ yǐ bào yì bào ]
⒈ 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
例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不知其非矣。——《史记·伯夷列传》
英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引证解释
⒈ 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
引《史记·伯夷列传》:“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而 伯夷、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夫以暴易暴,古人以为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
何其芳 《吴玉章同志革命故事》:“我们革命的宗旨是推翻 清朝 专制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解除人民痛苦,并不是以暴易暴。”
国语辞典
以暴易暴[ yǐ bào yì bào ]
⒈ 驱除暴恶而仍代以暴恶。
引《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聊斋志异·卷六·周三》:「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
英语to replace one tyranny by another, to use violence against violence
分字解释
※ "以暴易暴"的意思解释、以暴易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以暴易暴”的意思是:用暴力去代替暴力,指用一种形式的暴政来代替另一种形式的暴政,形容社会秩序混乱,统治者以暴治暴。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以暴易暴,用暴力的手段代替暴力。”
出处:
“以暴易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是:“民之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以圣人云:以暴易暴,乱之道也。”
同义词:
以恶易恶、以暴制暴
反义词:
以德服人、以礼待人
相关词语:
暴政、暴虐、暴力、镇压、混乱、秩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比较有名的典故是关于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但他实行严酷的暴政,百姓生活困苦。后来,陈胜吴广发动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这就是“以暴易暴”的一个典型例子。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当今世界,我们不能再容忍以暴易暴的行为,必须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相关词语
- shì mù yǐ dài拭目以待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弃
- yǐ lái以来
- bào lù暴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
- jiè yǐ借以
- yǐ zhàn qù zhàn以战去战
- róng yì容易
- suǒ yǐ所以
- yǐ nèi以内
- yǐ miǎn以免
- bào mín暴民
- yǐ zhì以至
- jiāo yì交易
-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
- shì yǐ是以
- huǐ yì虺易
- kě yǐ可以
- nán yǐ难以
-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警百
- bù yì不易
- huà yì化易
- dé yǐ得以
- é yǐ chuán é讹以传讹
- píng yì yì zhī平易易知
-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儆百
- yǐ wǎng以往
- jiā yǐ加以
- yǐ dé bào dé以德报德
- yǐ jí以及
- huí yì回易
- mào yì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