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一匡九合一匡九合的意思
kuāngjiǔ

一匡九合


拼音yī kuāng jiǔ hé
注音一 ㄎㄨㄤ ㄐ一ㄡˇ ㄏㄜˊ

成语解释 一匡九合

一匡九合

词语解释

一匡九合[ yī kuāng jiǔ hé ]

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管仲 辅助 齐桓公 “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分字解释


※ "一匡九合"的意思解释、一匡九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一匡九合”:

意思:原指古代诸侯国共同朝见周天子时,由一个诸侯主持会盟,使其他诸侯国都归顺于他。后用来比喻统一天下或使众人归心。

康熙字典解释:一匡,一匡正也;九合,九合诸侯也。谓一匡而九合诸侯,使天下归心。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匡九合,非诸侯而何?”

同义词:一统天下、一统江山、四海一家

反义词: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相关词语:合纵连横、诸侯争霸、天下一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成语“一匡九合”出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多年后,回国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功统一了晋国,使诸侯国纷纷归顺于他。

造句:在古代,秦始皇通过一匡九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为后世留下了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