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

伊兰


拼音yī lán
注音一 ㄌㄢˊ

繁体伊蘭

伊兰

词语解释

伊兰[ yī lán ]

⒈  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草花名。赛兰香的别称。国名。

引证解释

⒈  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

《翻译名义集》引《观佛三昧海经》:“而伊兰臭,臭若胖尸,熏四十由旬,其华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

⒉  草花名。赛兰香的别称。 明 杨慎 《萟林伐山》卷六:“伊兰花:蜀 中有花,名赛兰香。花小如金粟,香特馥烈,戴之髮髻,香闻一步,经日不散。

曾少岷 为余言:此花之香,冠于万卉,但名不佳……则伊兰即此花也, 西域 以之供佛。”
明 杨慎 《伊兰赋》:“英英有兰,猗猗其美,謚以伊兰,寔以 卭 始。”

⒊  国名。 伊朗 的异译。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复次为 伊兰 埃及,皆中道废弛,有如断绠,灿烂于古,萧瑟于今。”

国语辞典

伊兰[ yī lán ]

⒈  一种树木。产于印度,花朵鲜红美丽,但具恶臭,气味可达数十里,佛经中多用以比喻烦恼。

⒉  一种花。形小如金粟,香气浓烈,簪戴于发髻上,香闻十步,经月不散。

分字解释


※ "伊兰"的意思解释、伊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伊兰”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植物,学名为“香兰”,属于兰科植物。它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花朵香气浓郁,常用于园林绿化。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兰”的解释较为广泛,但具体到“伊兰”,可能是指某种香兰类植物。康熙字典中关于“兰”的释义如下:

兰:香草,芬芳之草。

伊:常用于地名、人名,有时也用作代词,意为“那”。

出处

“伊兰”作为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但作为植物名称,可以追溯到古代,因为兰科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

同义词

兰花

香草

芳草

反义词

腐草

腐朽

相关词语

兰草

兰室

兰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伊兰”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兰花仙子”的传说,在民间传说中,兰花常常被赋予了灵性和美好的寓意。

造句

在春日的花园里,伊兰的花香让人陶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这句话中,“伊兰”作为植物名称,用来形容其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