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米

词语解释
义米[ yì mǐ ]
⒈ 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张鲁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
⒉ 晋武帝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⒊ 谓备荒救灾之米。亦称“义仓米”。
引证解释
⒈ 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
⒉ 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⒊ 谓备荒救灾之米。
引《宋史·理宗纪四》:“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常、澧、岳、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
《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分字解释
※ "义米"的意思解释、义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义米”的意思:
“义米”是一个汉语词汇,指以慈善或公益为目的而出售或捐赠的米,通常价格比市价低,或者免费赠送,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关于“义米”的康熙字典解释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根据“义”和“米”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推断“义米”可能是“义”(慈善、公正)与“米”(谷物)的结合,意指具有慈善性质的大米。
出处:
“义米”的具体出处没有明确文献记载,但这个词可能源于民间,与古代慈善活动相关。
同义词:
善米、慈米、义粮
反义词:
恶米、劣米
相关词语:
义仓、义举、慈善、公益、捐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并没有广为人知的“义米”相关故事或典故,但可以想象在古代,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官员或富商发动民众捐赠米粮,用于救济灾民,这些米粮被称为“义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过去的饥荒年月,村里的慈善协会发放了大量的义米,帮助许多贫困家庭度过了难关。
相关词语
- yì zhàn义战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义执言
- jiā yì shì嘉义市
- tóng yì cí同义词
- yì jīng义经
- míng yì gōng zī名义工资
- tóng yì yǔ同义语
- zhǐ yì旨义
- dà yì miè qīn大义灭亲
- háo mǐ毫米
- píng mǐ平米
- xiá yì狭义
- yì yǒng义勇
- jīng yì rù shén精义入神
- yì fù义父
- zhēn yì真义
- yì xíng义刑
- yì yín义淫
-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
- yì dù义度
- yì juān义捐
- yì chǐ义齿
- jí tǐ zhǔ yì集体主义
- guān liáo zhǔ yì官僚主义
- yì jù义据
-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
- cí jiǎn yì gāi辞简义赅
- qí yì歧义
- yīn yì音义
- yì shè义社
- mǐ lán米兰
- yí yì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