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本

词语解释
印本[ yìn běn ]
⒈ 印刷后装订的书本。
英printed copy;
引证解释
⒈ 印刷的书本。对写本而言。
引宋 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穀梁》四经未有印本。”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之八:“兼此书误本之传,不但书坊而已, 黄州 印本亦多有。”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古人书籍,多无印本,皆自钞録。”
鲁迅 《书信集·致吕蓬尊》:“《十月》我没有加以删节,印本的缺少,是我漏译呢,还是漏排,却很难说了。”
国语辞典
印本[ yìn běn ]
⒈ 印刷而成的书本。相对于写本而言。
引《宋史·卷四三一·儒林传一·田敏传》:「敏尝使湖南,路出荆渚,以印本经书遗高从诲。」
英语printed book, copy
分字解释
※ "印本"的意思解释、印本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且,编辑部还给他寄来了50本此文的抽印本,另附80元稿酬zaojv.c om。
2.此前,以原稿翻拍而来的三十九卷死海书简影印本已经发行,但批评者认为,这些书异常昂贵,而且过于笨重。
3.此前,以原稿翻拍而来的三十九卷死海书简影印本已经发行,但批评者认为,这些书异常昂贵,而且过于笨重。
AI解释
词语“印本”的意思:
“印本”是指通过印刷技术制成的书籍或文献。它强调的是书籍的印刷形式,与手抄本相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印本”的解释为:“印本,谓以版印之书也。与钞本相对。”
出处:
“印本”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断它起源于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唐朝,后来逐渐普及,成为书籍制作的主要方式。
同义词:
印刷本
版本
印刷物
反义词:
手抄本
稿本
相关词语:
印刷术
版刻
版画
版税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印本”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使得书籍得以大规模印刷和传播。
用这个词语造句: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印本,它详细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现象,深受读者喜爱。
相关词语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bǎn běn版本
- gēn běn根本
- cǎo běn草本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yìn xiàng印象
- zī běn zhǔ yì资本主义
- dǎ yìn打印
- rén lì zī běn人力资本
- běn nián dù本年度
- mù běn木本
- běn zhǔ ér本主儿
- běn yì本义
- běn zuò本作
- běn tǐ本体
- kāi běn开本
- kè běn课本
- yìn zhāng印张
- dòng běn动本
- běn kē本科
- běn cǎo本草
- běn sè本色
- yìn zhì印制
- yìn shuā印刷
- wén běn文本
- yìn dù印度
- běn tǔ本土
- běn shēn本身
- běn dì本地
- běn zhe本着
- běn cǎo gāng mù本草纲目
- běn yuè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