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gsuǒ

缨索


拼音yīng suǒ
注音一ㄥ ㄙㄨㄛˇ

繁体纓索

缨索

词语解释

缨索[ yīng suǒ ]

⒈  冠带。

引证解释

⒈  冠带。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偶然风吹烛灭,有一人从暗中牵美人之衣。美人扯断了他繫冠的缨索,诉与 庄王。”

分字解释


※ "缨索"的意思解释、缨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缨索”:

意思:缨索,指系冠冕或衣物的带子。也比喻束缚、牵绊。

康熙字典解释:

缨,马饰也。从系,缶声。索,结也。从糸,竹声。

出处:

出自《诗经·郑风·缁衣》,“缨缨兮兮,归宁父母。”

出自《礼记·曲礼上》,“缨绂,冠缨也。”

同义词:

带子、绳索、冠带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但与“解脱”、“自由”等词语相对。

相关词语:

冠缨、缨络、缨络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缨索”这个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束缚、约束相关的故事。比如,古代文人因官场腐败或个人志向无法实现,常常会感叹“缨索难解”,表达出无法摆脱束缚的无奈。

造句:

这位官员虽然身居高位,却一直觉得心中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缨索”难以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