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n tái sī
注音一ㄣˊ ㄊㄞˊ ㄙ
繁体銀臺司
⒈ 宋门下省所辖官署。掌管天下奏状案牍。司署设在银台门内,故名。
⒈ 宋 门下省所辖官署。掌管天下奏状案牍。司署设在 银台门 内,故名。
引《宣和遗事》前集:“当有银臺司 范镇 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银臺司兼门下对駮……寺监具申状,虽三司亦言上银臺。”
《宋史·职官志一》:“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牘,抄録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
亦省作“银臺”。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黄州 副使坐闲散,諫疏无路通银臺。”
任渊 注引《国朝会要》:“银臺司掌受天下奏状。”
明 谢榛 《夜话李孺长书屋因怀其尊君左纳言》诗:“岁暮银臺应感叹,几人封事为苍生?”
词语“银台司”:
意思:银台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是明代及清代初期的一个官署,负责管理宫廷的银两、钱粮等财务事务。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银台司”一词,但根据《清史稿》等史书的记载,可以推测其含义。
出处:《清史稿·职官志》
同义词:内库、内务府、银库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银两、钱粮、财务、官署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银台司”是古代官署名,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宫廷剧或小说中,关于宫廷财务管理的情节。
用这个词语造句:在清朝初期,银台司作为负责管理宫廷财务的官署,其职责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个朝廷的财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