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tóng

殷同


拼音yīn tóng
注音一ㄣ ㄊㄨㄥˊ

殷同

词语解释

殷同[ yīn tóng ]

⒈  即殷见。周代朝礼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即殷见。 周 代朝礼之一。参见“殷见”。

《周礼·秋官·大行人》:“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郑玄 注:“殷同,即殷见也。王十二岁一巡守,若不巡守,则殷同。”
孙诒让 正义:“殷同者,六服尽朝者。明王有故不巡守,始合诸侯而行殷同之礼。”

国语辞典

殷同[ yīn tóng ]

⒈  周代诸侯聚集觐见天子的礼仪制度。

《周礼·秋官·大行人》:「殷同以施天下之政。」
汉·郑玄·注:「殷同,即殷见也。王十二岁一巡守。若不巡守,则殷同。殷同者,六服尽朝。」

分字解释


※ "殷同"的意思解释、殷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殷同”的意思:

“殷同”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们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或者众志成城的样子。它强调的是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殷同”并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测其意思与上述现代汉语意思相近。

出处:

“殷同”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左传》等,但具体出处难以确定。

同义词:

一致

齐心

和谐

协力

反义词:

矛盾

分裂

争执

不和

相关词语:

殷切

殷实

殷忧

殷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殷同”并非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全国人民殷同协力,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