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yòng

引用


拼音yǐn yòng
注音一ㄣˇ ㄩㄥˋ
词性动词

引用

词语解释

引用[ yǐn yòng ]

⒈  说话或写文章时用别人作品中的词句。

从那首诗里引用一个警句。

quote; cite;

⒉  引荐任用。

引用天下名士。

recommend;

引证解释

⒈  引荐任用。

《后汉书·李膺传》:“故引用天下名士。”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往者 武后 朝,引用多宠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喜朋党》:“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缓愚诞,皆置诸閒曹冷局。”

⒉  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词作为根据。

唐 柳宗元 《辩<鹖冠子>》:“唯 谊 所引用为美,餘无可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偶读 竇 所引用,于是始知不用正、五、九上官之理。”
艾青 《诗选自序》四:“我在文章中引用…… 李白 的两句话。”

国语辞典

引用[ yǐn yòng ]

⒈  任用。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话说宋朝失政,国丧家亡,祸根起于王安石引用婿蔡卞及姻党蔡京在朝,陷害忠良。」

⒉  言论及文章中援用古书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语等等,称为「引用」。是一种诉之于权威或诉之于大众的修辞法。

英语to quote, to cite, to recommend, to appoint, (computing)​ reference

德语zitieren (V)​

法语citer, faire une citation

分字解释


※ "引用"的意思解释、引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运动后避免引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和茶,因为咖啡因也有利尿的作用,会令你体内水份的补充不足。虽然运动饮料可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但平常的饮食也能补充电解质,所以水比运动饮料更好。

2.2010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因为在*理记者会现场流利地翻译温*理引用的古诗词,这名穿着深色简约西服的女翻译张璐迅速走红,一时间微博点击率超过刘翔。

3.另据报道,在19日的施政方针演说中,小泉引用了一句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名言“为义非避毁就誉”,作为日本向伊派兵的“注释”,遭到广泛批评。

4.他的引证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5.他的引语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6.想到一个人毕生的一切努力可能会淹没在一代人默默无闻的冲积层中,岂不难受对一个父亲来说,希望他的孩子至少记起他,难道不是合理的吗哪怕是作为例子来引用。杜伽尔

7.但由于有关结果还没有发表,所以依据科学原则,他不能引用这些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8.中广网原文引用的一段话,简短有力,谠论大势之丰采,可堪瞻仰。

9.其中引用了各种珍禽怪兽,奇花异草,东南西北四方的山如何,水如何,其铺辞丽靡,实过于藻饰,但却迎合于此一时代的风格。

10.过去讲炎黄关系时,不少学者,引用以上的材料时常常斩头去尾,将炎帝与神农两词拼凑一起,没有仔细考察这个炎帝的真伪。


AI解释


词语“引用”的意思:

“引用”是指用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或写的文章等作为论证自己观点的根据。在学术写作、新闻报道、演讲等场合中常用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引用”未直接收录,但可以理解为“引而用之”,即引用别人的言论或作品。

出处:

“引用”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作为一个固定词汇,其使用主要在汉代以后。在《汉书·艺文志》中有“引用古事,以明今义”的表述。

同义词:

引证

引述

引用资料

引用文献

引用证据

反义词:

否认

反驳

反对

相关词语:

引用率

引用规范

引用格式

引用文献综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一个关于“引用”的笑话:一位学生在论文中引用了一句话,却把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名都写错了。他的教授看到后,说:“你这是抄袭啊!”学生辩解说:“教授,我这是引用。”教授回答:“那好吧,你把这句话改一下,署上我的名字。”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需要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例如,在讨论环境保护问题时,可以引用我国著名环保专家李四的观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