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

庸蔽


拼音yōng bì
注音ㄩㄥ ㄅ一ˋ

庸蔽

词语解释

庸蔽[ yōng bì ]

⒈  犹庸暗。

⒉  谓庸鄙悖理。

引证解释

⒈  犹庸暗。

《宋书·王僧达传》:“臣诚庸蔽,心过草木,奉讳之日,不觉捐身。”
《旧唐书·文苑传上·袁朗》:“微臣庸蔽,不闲典则。”

⒉  谓庸鄙悖理。

唐 柳宗元 《<非国语>后记》:“﹝ 左 氏﹞以彼庸蔽奇怪之语,而黼黻之,金石之,用震曜后世之耳目。”

分字解释


※ "庸蔽"的意思解释、庸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庸蔽”的意思:

“庸蔽”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见识短浅,思想狭隘,或者是指事物不够明显,不被人所了解。在古代文献中,它多用于批评或贬低某人的能力或知识水平。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庸”字有“平常,普通”的意思,“蔽”字有“遮蔽,掩盖”的意思。因此,“庸蔽”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见识平常而又有遮蔽之意。

出处:

“庸蔽”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处,它是一个复合词,由“庸”和“蔽”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分别有各自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新的含义。

同义词:

蠢钝

矮小

短视

反义词:

聪明

博学

洞察

相关词语:

蠢笨

矮小

短视

狭隘

狭窄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庸蔽”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思维过于庸蔽,无法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的深层次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