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院体派院体派的意思
yuànpài

院体派


拼音yuàn tǐ pài
注音ㄩㄢˋ ㄊ一ˇ ㄆㄞˋ

繁体院體派

院体派

词语解释

院体派[ yuàn tǐ pài ]

⒈  中国画的一个流派。南宋翰林图画院画家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人的绘画风格。赵、李、刘所作,多青绿巧赡;至马夏乃肆意水墨,披笔粗皴,而形成苍劲之风。明时以陈暹、周臣、唐寅、仇英等为此派画风的承继者。参见“院画”。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画的一个流派。 南宋 翰林图画院画家 赵伯驹、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等人的绘画风格。 赵、李、刘 所作,多青绿巧赡;至 马 夏 乃肆意水墨,披笔粗皴,而形成苍劲之风。 明 时以 陈暹、周臣、唐寅、仇英 等为此派画风的承继者。参见“院画”。

分字解释


※ "院体派"的意思解释、院体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院体派”的意思:

“院体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流派,指的是明清时期,以宫廷画院为中心的一批画家所形成的绘画风格。这种风格特点是以描绘宫廷生活、人物肖像为主,画风精致细腻,色彩丰富,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画面的布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院体派”没有直接的条目,但可以从“院体”二字入手。“院”指宫廷中的画院,“体”指绘画的风格或流派。因此,“院体派”在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指明清宫廷画院所形成的绘画流派。

出处:

院体派的形成和发展与明清两代的宫廷绘画紧密相关,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宣德年间,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

同义词:

宫廷画派、院画派、院派

反义词:

民间画派、文人画派

相关词语:

宫廷画家、画院、画风、画派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院体派的一个网络故事是,有位网友在浏览古代宫廷画时,发现一幅画中的人物服饰细节非常精致,不禁感叹:“这幅画的院体派风格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个故事体现了网友对于院体派绘画风格的赞赏。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幅画作充分展现了院体派的风格,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繁华的宫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