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ě jué
注音ㄩㄝˇ ㄐㄩㄝˊ
繁体噦厥
词语“哕厥”是一个比较冷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意思是指呕吐和昏迷的状态。下面是关于“哕厥”的详细解释:
意思:
1. 哕:呕吐的意思。
2. 厥:昏厥,晕倒的意思。
因此,“哕厥”合起来就是指因呕吐而导致的昏厥状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哕”字条下提到“哕,古作吐”,可见“哕”与呕吐有关。“厥”字条下提到“厥,一作,亦作厥”,说明“厥”与昏倒有关。
出处:
由于“哕厥”较为冷僻,很难具体指出其出处,它可能出现在古代医书、文学作品或其他文献中。
同义词:
1. 呕吐昏迷
2. 呕昏
3. 呕厥
反义词:
1. 清醒
2. 安宁
相关词语:
1. 呕吐
2. 昏厥
3. 头晕
4. 呕心
5. 晕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目前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哕厥”直接相关。
用“哕厥”造句:
他因为吃坏了肚子,不仅呕吐不止,还出现了哕厥的症状,家人赶紧把他送去了医院。
总结:
“哕厥”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汉语词汇,用来描述因呕吐导致的昏迷状态。在日常用语中较为罕见,主要出现在古文献和部分现代文学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