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雨木冰雨木冰的意思
bīng

雨木冰


拼音yǔ mù bīng
注音ㄩˇ ㄇㄨˋ ㄅ一ㄥ

雨木冰

词语解释

雨木冰[ yǔ mù bīng ]

⒈  谓天气过冷,雨水降在树上随即结冻成冰。

引证解释

⒈  谓天气过冷,雨水降在树上随即结冻成冰。

《春秋·成公十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杜预 注:“记寒过节,冰封著树。”
孔颖达 疏:“正月,今之仲冬,时犹有雨,未是盛寒,雨下即著树为冰,记寒甚之过其节度。 《公羊》、《穀梁》皆云雨而木冰,是冰封著树也。今世时有之,皆寒甚所致也。”
《新唐书·五行志一》:“﹝ 开元 二十一年,﹞是年十一月己巳,寒甚,雨木冰,数日不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木冰》:“﹝ 至正 乙巳﹞二月十三日……又十日,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卉木,百态具备,殆非人工。”
《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十年十月, 当涂 雨木冰。”

分字解释


※ "雨木冰"的意思解释、雨木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雨木冰”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是一个生造词或者特定语境下的表达。以下是根据这个词语的可能含义进行的解释:

意思:

“雨木冰”这个词语可能指的是在雨中,树木上的冰晶。这里的“雨”指的是雨水,“木”指的是树木,“冰”指的是冰晶。整体上,它可能用来形容一种自然景象,即雨后树木上形成的冰花。

康熙字典解释:

由于“雨木冰”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康熙字典中不会有这个词语的条目。康熙字典主要收录了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而“雨木冰”可能是一个现代用语或者特定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创造。

出处:

没有具体的出处信息,因为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

同义词:

雨中冰花

雨后树冰

反义词:

无霜

无雪

相关词语:

雨滴

树枝

冰花

雨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雨木冰”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昨夜一场春雨过后,清晨的公园里,雨木冰点缀在枝头,晶莹剔透,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