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ō

渔蓑


拼音yú suō
注音ㄩˊ ㄙㄨㄛ

繁体漁蓑

渔蓑

词语解释

渔蓑[ yú suō ]

⒈  亦作“渔簔”。

⒉  渔人的蓑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渔簔”。渔人的蓑衣。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一:“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诗:“寧知风浪高,但道渔蓑好。”
明 杨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诗之二:“佳句渔簑怜 郑谷,中庭鹤氅立 王恭。”
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裡傲朱緋。”

分字解释


※ "渔蓑"的意思解释、渔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渔蓑”的意思:

“渔蓑”是指渔夫所穿的一种蓑衣,通常是用草编织而成,用以遮雨挡风。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渔蓑”的解释为:“渔蓑,渔夫所衣,以草为之,可蔽风雨。”

出处:

“渔蓑”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其与渔夫的生活密切相关,可能源自古代渔民的日常用语。

同义词:

渔衣

蓑衣

反义词:

衣服

雨衣

相关词语:

渔夫

渔网

渔船

捕鱼

江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渔蓑”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渔夫的传说或故事,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中姜太公就是穿着渔蓑的渔夫形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夏日炎炎,他披着渔蓑,独自一人在湖边垂钓,享受着宁静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