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isuì

灾祟


拼音zāi suì
注音ㄗㄞ ㄙㄨㄟˋ

繁体災祟

灾祟

词语解释

灾祟[ zāi suì ]

⒈  亦作“灾祟”。

⒉  灾害;灾异祸害。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灾祟”。灾害;灾异祸害。

汉 焦赣 《易林·益之丰》:“好战亡国,师不以律,称上陨坠, 齐侯 狠戾,其被灾祟。”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及伪者为之,则忌灾祟,课粗愿,混士女,乱妖正,此其巨蠧也。”
一本作“灾祟”。 《法苑珠林》卷二三:“州境或应有灾祟,及僧尼横延舋戾,像则流汗。汗之多少,则祸患之浓淡也。”

分字解释


※ "灾祟"的意思解释、灾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灾祟”:

意思:灾祟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灾害和邪恶,多指自然灾害或瘟疫等不祥之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祸患和灾难。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对“灾祟”的解释为:灾害,邪恶之事。

出处:《诗经·小雅·正月》:“彼求我则我灾,彼去我则我祟。”

同义词:灾害、祸患、不祥、厄运等。

反义词:吉祥、安宁、幸福等。

相关词语:灾难、祸乱、灾害、不幸、厄运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自然灾害和不幸事件与鬼神有关,认为灾祟是由鬼神降下的惩罚。网络上有一些关于灾祟的民间故事,如“鬼打墙”和“夜半鸡叫”等,都暗示了灾祟的存在。

造句:

去年的一场洪水,给我们的村庄带来了巨大的灾祟,不少村民失去了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