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舟覆舟

词语解释
载舟覆舟[ zài zhōu fù zhōu ]
⒈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原意是民众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关注民心向背、取得民心的重要。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载舟覆舟”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引语出《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旧唐书·魏徵传》:“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清 魏源 《观往吟》之九:“载舟覆舟两未形,逆风顺风均不利。”
国语辞典
载舟覆舟[ zài zhōu fù zhōu ]
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也作「覆舟载舟」。
引《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分字解释
※ "载舟覆舟"的意思解释、载舟覆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载舟覆舟的思想,反映了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对人民力量的认识。
2.载舟覆舟的思想,反映了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对人民力量的认识。
AI解释
词语“载舟覆舟”的意思: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民或群众是决定国家或政权兴衰存亡的根本力量。如果统治者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像船有了水才能行驶一样;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像船失去了水的支持而翻覆一样。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载舟覆舟”这个成语,但是从其字面意思来看,“载”指承载,“舟”指船,“覆”指翻覆,“载舟覆舟”整体表达的是一种关系和依赖的比喻。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荀子·哀公》,原文是:“舟所以比舟也,民所以比君也。载舟覆舟,所宜深念也。”
同义词:
舟水相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反义词:
同仇敌忾、齐心协力
相关词语:
民意、民情、民心、政权、兴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关于“载舟覆舟”的故事或典故很多,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据说李世民曾对大臣魏征说:“舟所以比舟也,民所以比君也。舟所以载舟覆舟,所宜深念也。”这个故事反映了李世民对人民力量的重视。
用这个词语造句:
历史上的政权兴衰往往与“载舟覆舟”的民本思想息息相关,只有真正关注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实现长治久安。
相关词语
- dú mù zhōu独木舟
- fù gài覆盖
- wú yuè tóng zhōu吴越同舟
- zài zhōu fù zhōu载舟覆舟
- zài zhōu fù zhōu载舟覆舟
- zài zhōu fù zhōu载舟覆舟
- yuàn shēng zài dào怨声载道
- lǐ guō tóng zhōu李郭同舟
- xià zài下载
- fēng yǔ tóng zhōu风雨同舟
- fāng zhōu方舟
- zǎi jì载记
- huí fù回覆
- zǎi cháng载常
- zài tǐ载体
- tiáo zǎi条载
- shōu zǎi收载
- zǎi fù载覆
- zǎi fù载覆
- fù shì覆试
- fù mò覆没
- fù zhì覆治
- yáng zhōu杨舟
- guāng fù光覆
- fù yòu覆佑
- yì zhōu鹢舟
- fù mù覆墓
- zǎi guǐ载鬼
- lán zhōu兰舟
- bǎi zhōu柏舟
- zhōu liáng舟梁
- biān yú zhōu鳊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