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

词语解释
糌粑[ zān ba ]
⒈ 藏族的主食。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的面。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捏成小团食用,是藏族人的主食。
英zanba,an Tibetan food,roasted qingke barley flour;
引证解释
⒈ 藏 族的主食。靑稞麦炒熟磨制成面,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捏成小团而食。
引成仿吾 《万水千山只等闲》:“参加运粮队的 藏 民都很积极,不要报酬,自带糌粑路上吃。”
《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宗本 怕你家里没有吃的,让我送一点糌粑和酥油来。”
国语辞典
糌粑[ zán bā ]
⒈ 西藏的主要食品。把青稞炒熟,再磨成粗粉状,以茶与酥油合拌而食。
英语tsamba, Tibetan barley bread
德语Tsampa (tibetisches Grundnahrungsmittel) (S, Ess)
法语Tsampa
分字解释
※ "糌粑"的意思解释、糌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2006年,桑日县白堆乡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发展藏药材、糌粑加工,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
AI解释
词语“糌粑”:
意思:糌粑是一种用青藏高原地区的青稞或玉米等谷物磨成的粉,经过蒸煮后制成的食品,是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食品。
康熙字典解释:糌粑,音zī bā,米食也。出《广雅》。
出处:《广雅》
同义词:青稞面、玉米面、糌粑面
反义词:无特别对应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非糌粑类的其他谷物食品。
相关词语:青稞、玉米、蒸、煮、藏族、蒙古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糌粑在藏族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比喻团结、坚韧等品质。例如,在藏族传统节日“酥油茶节”中,糌粑是必不可少的食品。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相传,在很久以前,藏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用青稞磨成糌粑,蒸煮后分发给每一个人,象征着团结和共享。从此,糌粑成为了藏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食品。
造句:在藏区,糌粑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主食,人们围坐在火塘边,品尝着热气腾腾的糌粑,享受着温馨的亲情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