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éidào

贼盗


拼音zéi dào
注音ㄗㄟˊ ㄉㄠˋ

繁体賊盜

贼盗

词语解释

贼盗[ zéi dào ]

⒈  指偷窃、劫夺财物的人。

⒉  谓偷窃、劫夺财物。

⒊  指阴谋祸乱。

引证解释

⒈  指偷窃、劫夺财物的人。

《管子·七法》:“姦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
尹知章 注:“盗贼之人,常欲损败於物也。”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清 阎尔梅 《万佛阁募缘疏》:“百姓妇女,市儿贼盗,转相煽惑,姦藏祸深。”

⒉  谓偷窃、劫夺财物。

《隋书·西域传·漕国》:“国法严整,杀人及贼盗皆死。”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三折:“你既管着风火贼盗,有 李庆安 人命公事,你怎生不捉拿?”
《红楼梦》第七三回:“贼盗事小,倘有别事,略沾带些,关係非小!这事岂可轻恕?”

⒊  指阴谋祸乱。

《春秋·桓公十五年》“郑伯突 出奔 蔡” 晋 杜预 注:“突 既篡立,权不足以自固,又不能倚任 祭仲,反与小臣造贼盗之计,故以自奔为文罪之也。”

分字解释


※ "贼盗"的意思解释、贼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4月10日凌晨,家住大连市中山区民寿街附近某楼二楼的张某家被盗,窃贼盗窃手段依然是钻窗入室,而“帮忙”的依然是超墙体窗户栏。


AI解释


词语“贼盗”:

意思:指窃取他人财物的人,泛指盗窃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贼”字条解释:“贼,窃也。盗,盗也。皆以窃盗为言。”即指盗窃行为。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盗贼公行,莫之敢禁。”即指盗贼公然行事,无人敢制止。

同义词:盗贼、窃贼、劫匪、盗贼、窃盗等。

反义词:守法、守纪、廉洁、诚实、正直等。

相关词语:盗窃、盗版、盗用、盗墓、盗贼横行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原本都是些盗贼,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聚集在一起,最终成为了一支反抗腐败官府的强大力量。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近日,我国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盗贼团伙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十名,有力地打击了盗贼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