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取


拼音zé qǔ
注音ㄗㄜˊ ㄑㄨˇ

繁体責取

责取

词语解释

责取[ zé qǔ ]

⒈  索取。

引证解释

⒈  索取。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臣乞指挥发运司:今后诸道转运司出限不到米,依旧以发运司所糴米代发上京,而不得於诸道责取。”
《明会要·刑二·决断》:“嘉兴 通判 庞安 获鬻私盐者送京师,而以盐赏获者。户部以其违例,罚赏盐入官,且责取罪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班 超回 来后不几年, 北匈奴 统治者又进入 西域 地区,向 西域 各国限期责取欠租。”

分字解释


※ "责取"的意思解释、责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责取”的意思:

“责取”是一个文言词语,其意思是要求或者索要某物,含有索取之意。通常在古代文献中用于表达对他人物品或某种权利的要求。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责取”的解释是:“求取也,索也。”

出处:

“责取”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根据“责”(责任、要求)和“取”(拿取、索取)这两个字的组合而来,广泛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索要、请求、索取、求取、取求等。

反义词:

赠送、施舍、奉献等。

相关词语:

请求、索要、要求、索取、需求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文学中,“责取”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但在现代网络文化中,可能有人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比如在网络游戏或者文学作品中。

造句:

商人责取货物的所有权,最终与卖家达成协议。

这个句子表示商人要求获取货物的所有权,并最终与卖家达成了相应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