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è shí xiāo yī
注音ㄗㄜˋ ㄕˊ ㄒ一ㄠ 一
成语解释
昃食宵衣
词语“昃食宵衣”的意思:
“昃食宵衣”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帝王或官员勤于政务,不顾日夜地工作。其中,“昃”指傍晚,“食”指吃饭,“宵衣”指夜间穿衣工作。整个成语表达了日夜操劳、勤勉尽职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昃食宵衣”并没有直接解释,但根据其组成字义推测,可以理解为“傍晚吃饭,夜间穿衣工作”,意指非常勤勉。
出处:
成语“昃食宵衣”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成语“宵衣旰食”演变而来,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同义词:
昼夜操劳
忘食废寝
勤勉不息
反义词:
懒惰
懒散
懒惰成性
相关词语:
勤政
忧国忧民
忧勤王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直接与“昃食宵衣”相关,但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事业或职责而不辞辛劳的人物。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为了完成这个重要的项目,常常是昃食宵衣,不眠不休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