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tíng

樟亭


拼音zhāng tíng
注音ㄓㄤ ㄊ一ㄥˊ

樟亭

词语解释

樟亭[ zhāng tíng ]

⒈  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为观潮胜地。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为观潮胜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挥手 杭越 间, 樟亭 望潮还。”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樟亭 风露不惯游,河桥车马当先后。”

分字解释


※ "樟亭"的意思解释、樟亭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樟亭”:

意思:樟亭指用樟木搭建的亭子,也泛指建在樟树下的亭子。樟木具有防腐、防虫的特点,因此用樟木搭建的亭子通常用来指代坚固、耐用、美观的建筑。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樟,木名。亭,小屋也。”

出处:没有确切出处,但“樟亭”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常见。

同义词:

樟木亭

樟亭子

反义词:

草亭

破旧亭子

相关词语:

樟树

樟木

亭台楼阁

花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樟亭”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为少见,但可以联想一下,樟亭作为坚固耐用的建筑,可以衍生出一些寓意长久、坚固的故事或传说。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夏日的午后,游客们纷纷走进那座古朴的樟亭,享受着树荫下的凉爽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