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爪哇猿人爪哇猿人的意思
zhǎoyuánrén

爪哇猿人


拼音zhǎo wā yuán rén
注音ㄓㄠˇ ㄨㄚ ㄩㄢˊ ㄖㄣˊ

爪哇猿人

词语解释

⒈  也称“直立猿人”,简称“爪哇人”。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其头盖骨、臼齿和左侧股骨化石,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更新世中期地层中被发现。根据形态特征判断,介于猿与人之间。

分字解释


※ "爪哇猿人"的意思解释、爪哇猿人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爪哇猿人”指的是在爪哇岛发现的古代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的一种。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指代那些生活在约190万至30万年前的人类,他们的化石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并未收录“爪哇猿人”这个词语,因为它是现代词汇,而《康熙字典》是清代编纂的大型字典,收录的是古代汉字及其释义。

出处:

爪哇猿人的化石首次由荷兰自然学家杜布瓦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

同义词:

爪哇直立人

爪哇人

反义词:

现代人

智人

相关词语:

直立人

早期人类

化石

人类进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爪哇猿人作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证据,常被用来讨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在网络故事或科普文章中,爪哇猿人常被提及以证明人类与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用这个词语造句:

科学家们通过对爪哇猿人化石的研究,揭示了早期人类与猿类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我们理解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