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dùn

贞遁


拼音zhēn dùn
注音ㄓㄣ ㄉㄨㄣˋ

繁体貞遁

贞遁

词语解释

贞遁[ zhēn dùn ]

⒈  亦作“贞遁”。

⒉  《易·遯》“遁,亨,小利贞。”后以“贞遁”指洁身退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贞遯”。 《易·遯》“遯,亨,小利贞。”后以“贞遁”指洁身退隐。

《晋书·隐逸传序》:“若夫穹昊垂景,少微以躔其次;《文》《繫》探幽,贞遁以成其象。”
宋 徐铉 《江州彭泽县修山观碑》:“贤者贞遯,修之于身,则有名山福地,为朝真降灵之所。”
元 胡助 《题罗进士墓志铭》:“进士君道学之裔,孝友之行,贞遯之风。”

分字解释


※ "贞遁"的意思解释、贞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贞遁”:

意思:贞遁,指坚守节操而隐居避世的行为。通常用来形容人因坚守道德原则而隐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贞,正也。遁,避也。贞遁,谓守正而避世也。”

出处:

“贞遁”一词出自《易经》中的“遁卦”,原意是指遁世避世,保持清高。

同义词:

隐居、遁世、高洁、清高

反义词:

随俗、迎合、世俗

相关词语:

避世、隐士、高洁之士、洁身自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贞遁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一些高洁之士,如陶渊明。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归隐,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可以说是“贞遁”的典型代表。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选择了贞遁,隐居山林,过上了清贫而高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