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李下

词语解释
正冠李下[ zhèng guàn lǐ xià ]
⒈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引证解释
⒈ 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绳。”
国语辞典
正冠李下[ zhèng guān lǐ xià ]
⒈ 在李树下不要整理帽子,可避免偷李的嫌疑。语本后比喻引起他人疑猜。
引《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无名氏·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梁书·卷三三·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正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
分字解释
※ "正冠李下"的意思解释、正冠李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正冠李下”的意思:
“正冠李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别人面前端正自己的行为,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其中,“正冠”指的是整理帽子,比喻端正自己的仪表;“李下”则是指李树下,古代有说法称李树是狐狸精喜欢的地方,所以在李树下停留可能会招来麻烦,这里引申为别人的注意之下。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公众场合或他人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正冠李下”的解释可能涉及对“正冠”和“李下”的解释,但由于“正冠李下”本身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康熙字典中可能没有直接的条目。但我们可以推测,“正冠”可能与“端正”或“整理”有关,“李下”可能与“谨慎”或“注意”有关。
出处:
关于“正冠李下”成语的出处,目前没有确切文献记载,可能是后世文人根据“李下逢衣”的故事衍生而来。
同义词:
端正仪表
注意仪态
端庄行事
反义词:
放任自流
不拘小节
不修边幅
相关词语:
李下逢衣
仪表堂堂
行为端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李下逢衣”是一个类似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威王的一个故事。齐威王有一天穿了一件李下色的衣服,因为李下色衣服在阳光下非常耀眼,齐威王在街上行走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他的谋士苏秦建议他在李下色衣服外面再穿一件衣服,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这个成语后来演变成了“李下逢衣”,意指在不恰当的地方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公众场合总是正冠李下,生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相关词语
- zhèng qì正气
- zhèng zhèng正正
- méi zhèng tiáo没正条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论
- fāng zhèng方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shēn xià身下
- dī shēng xià qì低声下气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风
- xià fāng下方
- tiān xià天下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节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zhèng diǎn正点
- yī guān衣冠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zhèng shuō正说
- bái yì guān白衣冠
- zhǔn zhèng准正
- lì zhèng立正
- yī guān chǔ chǔ衣冠楚楚
- zhōu zhēng周正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zhèng xiàng正像
- diào zhèng调正
- jiǎn zhèng guān检正官
- zhèng diàn正殿
- xià miàn下面
- zhèng zōng正宗
- yìng zhèng qì硬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