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

振恤


拼音zhèn xù
注音ㄓㄣˋ ㄒㄨˋ

振恤

词语解释

振恤[ zhèn xù ]

⒈  见“振恤”。

引证解释

⒈  见“振恤”。亦作“振卹”。赈济。

《吕氏春秋·怀宠》:“选其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
高诱 注:“振赡矜恤。”
《晋书·武帝纪》:“青、徐、兗 三州水,遣使振恤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序:“可赠给事中,振卹遗孤,以慰存亡。”
明 唐顺之 《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振恤疮痍,如春风所扇,不间於阴谷寒门。”
清 冯桂芬 《江阴捐赈录序》:“会学使司空 廖公 案部还。余迎謁,首询被水状,且曰:‘展缓既行,振卹尤亟。’首捐廉倡焉。”

分字解释


※ "振恤"的意思解释、振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振恤”的意思:

“振恤”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对受灾者、贫困者等进行慰问和救济的行为。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振奋精神给予鼓励,二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抚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振恤”的解释可能较为简略,但大意是指对有困难的人给予帮助和慰藉。

出处:

“振恤”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振”和“恤”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分别来源于古代汉语。

同义词:

慰藉

救济

帮扶

关怀

反义词:

纵容

忽视

残忍

贪婪

相关词语:

慈善

捐助

慈悲

善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振恤”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语,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可以联想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自然灾害发生时,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这就是一种“振恤”的行为。

用这个词语造句:

当得知家乡遭受洪水灾害后,他毫不犹豫地组织了一次募捐活动,积极为受灾群众提供物资和“振恤”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