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í quǎn shì yáo
注音ㄓˊ ㄑㄨㄢˇ ㄕˋ 一ㄠˊ
成语解释
跖犬噬尧
繁体蹠犬噬堯
词语“跖犬噬尧”的意思:
“跖犬噬尧”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行为。其中,“跖”指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剁去脚趾;“犬”指狗;“噬”是咬的意思;“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君。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即使是狗这样的畜生,也会咬自己的主人,比喻那些忘恩负义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跖犬噬尧”的解释是:“比喻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昔者犬子为犬,噬尧之足,尧怒而杀之。犬子之母,哀而泣之,犬子之兄,欲报之,乃为犬子复仇,杀尧之足。”
同义词: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过河拆桥
反义词:
知恩图报、忠心耿耿、感恩图报、饮水思源
相关词语: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过河拆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一个关于“跖犬噬尧”的段子,讲述了一个老板与员工的故事。老板对员工非常好,但员工却因为一些小事记恨老板,最终背叛了老板,成为了“跖犬噬尧”的典型例子。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个曾经对我们有恩的人,却因为一些小事就背叛了我们,真是典型的“跖犬噬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