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róng

治戎


拼音zhì róng
注音ㄓˋ ㄖㄨㄥˊ

治戎

词语解释

治戎[ zhì róng ]

⒈  作战;治军。

引证解释

⒈  作战;治军。

《左传·成公三年》:“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
宋 陈亮 《酌古论·李靖》:“唯善治戎者为能制之,唯天下奇才为能用之。”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今於两国治戎,积尸蹀血者,顾不敢议。”

国语辞典

治戎[ zhì róng ]

⒈  用兵、作战。

《左传·成公十六年》:「今两国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谓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

分字解释


※ "治戎"的意思解释、治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治戎”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整治军队,管理军队,通常用于形容对军队进行组织和训练,使其具有战斗力和纪律性。

康熙字典解释:

治戎:《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治戎”,但可以从“治”和“戎”这两个字的含义来推断。“治”字有治理、整理、整治的意思,“戎”字通常指军队或兵器,所以“治戎”可以理解为对军队进行整治。

出处:

“治戎”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今治戎,非所以为利,将以威之也。”这里的“治戎”是指整顿军队,威慑敌人。

同义词:

整军、练兵、训戎、练武

反义词:

懈怠、放任、散兵游勇

相关词语:

军纪、战备、兵法、武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治戎”这个词语与古代军事家孙武有关。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戎的理论,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被后人传颂。在网络上,有些军事爱好者会引用孙武的兵法来讨论治戎之道。

造句: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我国领导人高度重视治戎,对军队进行了全面整顿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