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suǐ

脂髓


拼音zhī suǐ
注音ㄓ ㄙㄨㄟˇ

脂髓

词语解释

脂髓[ zhī suǐ ]

⒈  犹精髓。

⒉  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

引证解释

⒈  犹精髓。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⒉  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诗之十:“更遇催科急,真成脂髓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佚矣。”

分字解释


※ "脂髓"的意思解释、脂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脂髓”的意思:

“脂髓”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骨髓中的脂肪,也比喻精华或最重要的部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脂髓”的条目如下:

脂髓,音资隶。髓,骨之脂也。见《广雅》。脂,音资。见《广韵》。

出处:

“脂髓”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多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同义词:

精华、骨髓、精髓、脂膏

反义词:

糟粕、糟糠、糟粕

相关词语:

骨髓、脂膏、精髓、脂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脂髓”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的一些描写,如“脂髓流光,风华正茂”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书法家的笔力深厚,其书法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脂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