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知彰

词语解释
知微知彰[ zhī wēi zhī zhāng ]
⒈ 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着现象。
引证解释
⒈ 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徵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引《易·繫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孔颖达 疏:“凡事之理,从微以至彰,知几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
南朝 梁元帝 《法宝朕璧序》:“相兼二八,知微知彰;将称四七,如貔如虎。”
亦作“知微知章”。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
《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圣人知微知章,不可不慎。”
国语辞典
知微知彰[ zhī wéi zhī zhāng ]
⒈ 能洞悉事物萌发之初的征兆,并能预知其后来发展的显著结果。南朝梁·元帝〈法宝联璧序〉:「相兼二八,知微知彰;将称四七,如貔如虎。」也作「知章知微」、「知微知章」。
引《易经·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分字解释
※ "知微知彰"的意思解释、知微知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知微知彰”的意思: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能够洞察事物的细微之处,同时也能清楚地识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它强调的是一个人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又有清晰的判断力。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知微知彰”并没有直接的解释,但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应该是指“既能察觉到细微之处,又能明白地表达出来”。
出处:
成语“知微知彰”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是从古代的文论或哲学思想中演变而来的,用以形容人具有深刻的见解和卓越的识别能力。
同义词:
见微知著
洞若观火
洞悉秋毫
反义词:
视而不见
贻笑大方
一无所知
相关词语:
洞察力
洞明世事
明察秋毫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知微知彰”这个成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没有特定的故事,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智者或名士的故事,如诸葛亮、王安石等,他们以洞察力和判断力著称,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智慧。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商业领域有着非凡的洞察力,总能知微知彰,预见市场的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关词语
- zhī dào知道
- zhī mìng zhī nián知命之年
- zhī mìng知命
- zhī cháng知常
- zhī ēn bào ēn知恩报恩
- tōng zhī通知
- bù zhī bù jué不知不觉
- shāo wēi稍微
- zhī fǎ fàn fǎ知法犯法
- wēi hū qí wēi微乎其微
- xiē wēi些微
- wēi wēi微微
- píng yì yì zhī平易易知
- zhī wǒ zuì wǒ知我罪我
- yǒu zhī有知
- zhòng suǒ zhōu zhī众所周知
- tǐ zhī体知
- zhī jīn知津
- zhī jǐ zhī bǐ知己知彼
- bù zhī suǒ cuò不知所措
- líng zhī灵知
- wēi xiào微笑
- wēi jī微机
- zhī shí知识
- zhī mìng bù yōu知命不忧
- wén yī zhī èr闻一知二
- wēi shēng wù xué微生物学
- shì shì yí xíng释知遗形
- zhī huì知会
- yán jī zōng wēi研机综微
- wēi lǐ微理
- wēi suǒ微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