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xiǎng

滞想


拼音zhì xiǎng
注音ㄓˋ ㄒ一ㄤˇ

繁体滯想

滞想

词语解释

滞想[ zhì xiǎng ]

⒈  凝聚心头的想念。

引证解释

⒈  凝聚心头的想念。

唐 韦应物 《慈恩伽蓝清会》诗:“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
唐 符载 《寄赠于尚书书》:“凝襟滞想,从兹泄露。”

分字解释


※ "滞想"的意思解释、滞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滞想”:

意思:滞想,指停留、停滞的思维;亦指因思索某事而陷入沉思状态,难以自拔。

康熙字典解释:滞,停留也;想,思念也。滞想,即停留于思念之中。

出处:《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夫滞想于物,忘情于世,则其文必高远矣。”

同义词:沉思、遐想、凝想、幻想

反义词:浅思、浮想、漫想、散想

相关词语:沉思、遐思、凝思、空想、幻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无特别著名的故事,但“滞想”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因沉迷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沉浸在那段美好的回忆中,滞想了好久,仿佛时光倒流,重新回到了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