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ōng tiān zhú
注音ㄓㄨㄥ ㄊ一ㄢ ㄓㄨˊ
⒈ 古印度的一部分。亦泛称古印度。指浙江·杭州·天竺山之中天竺寺。
⒈ 古 印度 的一部分。亦泛称古 印度。
引《南史·夷貊传上·中天竺国》:“在 大月支 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里,一名 身毒。”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医》:“王玄策 俘 中天竺 王 阿罗那顺 以诣闕。”
⒉ 指 浙江 杭州 天竺山 之 中天竺寺。
词语“中天竺”:
意思:中天竺指的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一个称呼,尤其是在佛教文献中,指的是印度的一个地区,通常指佛教的发源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对“中天竺”进行解释的条目,但根据字面意思,“中”通常指中间或中心,“天竺”即指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因此可以理解为印度的一个中心地带。
出处:
“中天竺”一词最早见于佛教文献,特别是在《大唐西域记》等古代记录中,用以指代印度。
同义词:
印度
天竺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因为“中天竺”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名称。
相关词语:
佛教
西域
丝绸之路
大唐西域记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中天竺”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的是佛教故事中的印度场景,或者古代中国与印度的交流历史。
造句:
唐代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中天竺,取得了许多佛教经典,为中土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