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dōu

州都


拼音zhōu dōu
注音ㄓㄡ ㄉㄡ

州都

词语解释

州都[ zhōu dū ]

⒈  州大中正的别称。三国魏曹丕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隋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炀帝为晋王时,即曾任州都。开皇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

引证解释

⒈  州大中正的别称。 三国 魏 曹丕 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 隋 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 炀帝 为 晋王 时,即曾任州都。 开皇 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

《晋书·刘毅传》:“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
《宋书·恩倖传序》:“州都郡正,以才品人。”
陈垣 《史讳举例》卷六:“魏 晋 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 隋 时避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分字解释


※ "州都"的意思解释、州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作者知道在*弯和广州都有的永福路,会情不自禁比较台南亿载金城与广州的刘义亭,缅怀民族英雄刘永福;看到牵动两岸的“和鸣图”端砚,会浮想联翩。


AI解释


词语“州都”的意思:

“州都”一词指的是古代州郡的都城或者州的首府,即一个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州都”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断其含义与州郡的首府相关。

出处:

“州都”作为一个古代词汇,没有特定的出处,但在古代文献、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频繁出现。

同义词:

郡治、州治、府城、城郡等。

反义词:

乡村、小镇等。

相关词语:

州牧、刺史、郡守、府尹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州都”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目前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州都是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众多商贾和文人墨客前来交流。

例如:

昔日,州都繁华昌盛,商贾云集,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