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shēn

周身


拼音zhōu shēn
注音ㄓㄡ ㄕㄣ
词性名词


周身

词语解释

周身[ zhōu shēn ]

⒈  浑身;全身上下,无一例外。

周身都淋湿了。

all over the body;

引证解释

⒈  足于一身。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耕而为食,蚕而为衣,衣食周身,则餘天下之财。”

⒉  保全自身。

《魏书·高允传》:“智足周身,言足为治。”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二表》:“﹝臣﹞尘重位者三十年,处浮生者七十载,虽无功名报国,常以畏慎周身。”
明 何景明 《功实篇》:“是故快心之欲至,而周身之虑移。”

⒊  全身,浑身。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復隐讳以辟患,非所闻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防虑,必周于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方桂 ﹞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鳞皴,班驳如古松。”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缕安尉的心直透 潘先生 的周身,仿佛到了家似的。”
全身;浑身。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印官于初相验时,便须前后两侧週身详细看到。”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虽然是个家常装束,却是满面春风,週身大雅。”

国语辞典

周身[ zhōu shēn ]

⒈  保全自身。

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隐讳以辟患,非所闻也。」
《魏书·卷四八·高允传》:「智足周身,言足为治。」

⒉  满身。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泺阳消夏录》:「见数物似人似兽,周身麟皴,班驳如古松。」

满身 浑身

英语whole body

法语des pieds à la tête, tout le corps

分字解释


※ "周身"的意思解释、周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冷,天气依旧是那么冷。但阳光毕竟是和煦的。晌午,太阳朗照着大地。金色的阳光,洒浇在旷野和屋顶上,洒落在人们的肩膀上和脊背上。一股热乎乎的暖流在周身洋溢,头昏昏然的,骨头软软的,多么舒坦,多么惬意。

2.此时跟平时的修炼一般,修炼时渐渐到达忘去身体的感觉,周身如婴儿似的柔和轻软,非常安适妥贴,若存若亡。

3.这只兔子很美丽,它周身洁白,尤其是闪闪发光的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嵌在头部。它十分惹人喜爱。

4.冷,天气依旧是那么冷。但阳光毕竟是和煦的。晌午,太阳朗照着大地。金色的阳光,洒浇在旷野和屋顶上,洒落在人们的肩膀上和脊背上。一股热乎乎的暖流在周身洋溢,头昏昏然的,骨头软软的,多么舒坦,多么惬意。

5.一个陆地上的人,若是周身这股穿戴露出这副尊容,而且还得意洋洋地招摇过市,恐怕很难不被当宫的召去传讯,甚至会被课以罚金或判处监禁,也许会枷号示众。

6.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7.采药蓦然惊醒,旋即大喜若狂,驭魂灵息竟然破开周身十二正经之一手阳明大肠经主脉,“灵息搬运术”。

8.当绚丽的焰火化作灰烬,浮云都随风吹雨打去,能够激发暖流回荡周身,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慰藉的,唯有那份纯洁的友情。胡鳕

9.他双眸射出了两道冷电,面沉似水,周身仿佛有潮鸣电掣的响动,举手投足仿佛气冲霄汉。

10.热浪滚滚困周身,挥汗如雨似瓢泼。晚寝早起朗朗声,心灵煎熬还较劲。考场沙沙奋笔书,出场个个还虚脱。书本试卷一炬焚,誓言绝不来复读。


AI解释


词语“周身”的意思:

“周身”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全身,即从头到脚的全部身体部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周身”条目解释为“全身,遍体”。

出处:

“周身”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诗经》中有“周身之痛,莫大于心”的句子,即用“周身”来形容全身的痛苦。

同义词:

全身、遍体、周遭、周遭

反义词:

局部、片面

相关词语:

周全、周密、周详、周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周身”并没有特别著名的典故或故事,但在一些网络用语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用法,如“周身都是戏”,用来形容某人非常幽默风趣,言谈举止充满趣味。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她周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2.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让周身病痛得到了缓解。

3. 老师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周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