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àngjié

壮节


拼音zhuàng jié
注音ㄓㄨㄤˋ ㄐ一ㄝˊ

繁体壯節

壮节

词语解释

壮节[ zhuàng jié ]

⒈  壮烈的节操。

引证解释

⒈  壮烈的节操。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 薛安 ﹞收 就 於 钱唐县 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

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安 深奇其壮节,即解械,更与美谈,表其言辞,解释郡事。”
《三国志·魏志·吕布臧洪传论》:“陈登、臧洪 并有雄心壮节, 登 降年夙陨,功业未遂, 洪 以兵弱敌彊,烈志不立,惜哉!”
唐 白居易 《汉将李陵论》:“设使 陵 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心赏延於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丸泥封 函关,长缨繫 南越。”
清 顾炎武 《高渐离击筑》诗:“壮节悲迟暮,羈魂迫固穷。”

分字解释


※ "壮节"的意思解释、壮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壮节”的意思:

“壮节”指的是刚强不屈的节操,特指在困境中坚守正道、不屈服的精神。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壮”字有“强盛、勇猛”之意,“节”字有“节操、节度”之意。因此,“壮节”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刚强的节操。

出处:

“壮节”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文献,它是一个成语或常用词组,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同义词:

坚贞、刚烈、贞烈、节烈

反义词:

软弱、卑劣、失节、堕落

相关词语:

节操、气节、节气、节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壮节”一词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能不会特别常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人物或故事,如文天祥、岳飞等,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信念,表现出壮烈的节操。

造句: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壮节,不为所动,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