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转运使转运使的意思
zhuǎnyùnshǐ

转运使


拼音zhuǎn yùn shǐ
注音ㄓㄨㄢˇ ㄩㄣˋ ㄕˇ

转运使

词语解释

⒈  官名。唐代始设。初称水陆发运使,后设诸道转运使,分掌水陆转运和全国谷物财货转输、出纳。宋初改设专职都转运使和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后又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成为居府州之上的行政官职。元、明、清设都转盐运使,专管盐务。

分字解释


※ "转运使"的意思解释、转运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转运使”的意思:

“转运使”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监察地方行政、财政、司法等事务,有时也参与军事管理。这个职位设立于唐代,到宋代时成为常设官职,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转运使”的解释为:“转运使,官名。唐宋时置,掌转运盐铁、度支、户部等事。明清两代,掌管地方财政、盐铁、漕运等事务。”

出处:

“转运使”一职最早见于唐代,具体出处可追溯至《唐会要》。

同义词:

转运使的同义词有:盐铁使、度支使、漕运使等。

反义词:

反义词较少,可理解为不掌管地方财政、盐铁、漕运等事务的官员。

相关词语:

盐铁使、度支使、漕运使、监察御史、布政使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转运使”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成语“转运亨通”,意为命运好转,事业顺利。这个成语与“转运使”一职有关,因为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盐铁等事务,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唐代时,李白的诗作中曾提到“转运使”,如:“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转运使乘兴,江湖任逍遥。”(出自《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