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酌古准今酌古准今的意思
zhuózhǔnjīn

酌古准今


拼音zhuó gǔ zhǔn jīn
注音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ㄨㄣˇ ㄐ一ㄣ

成语解释 酌古准今

繁体酌古準今

酌古准今

词语解释

酌古准今[ zhuó gǔ zhǔn jīn ]

⒈  见“酌古准今”。

引证解释

⒈  择取古代之事,用来比照今天的情况。见“酌古準今”。

明 张居正 《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準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亦作“酌古准今”。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如酌古准今,谈经论史,探性命之原,图不朽之业,乐声应气,求而不孤者,则 刘君、郑君 是矣。”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

分字解释


※ "酌古准今"的意思解释、酌古准今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酌古准今”的意思:

“酌古准今”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借鉴古代的经验、教训来指导今天的工作或生活,强调以历史为鉴,结合现代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酌古准今”并无直接解释,但在对“酌”和“准”的解释中,可以找到与“酌古准今”相关的意思。“酌”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酌酒”,引申为考虑、度量;“准”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平”,引申为准确、恰当。

出处:

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类似的表达,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提到:“故治国者,必因时之宜,酌古准今。”

同义词:

借鉴历史、古为今用、古为今鉴、以古鉴今

反义词:

不顾历史、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相关词语:

古为今用、鉴古知今、继往开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有关“酌古准今”的典故较少,但可以从一些历史故事中找到类似的启示。例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昔先帝不因循守旧,而能开疆拓土,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段话体现了诸葛亮“酌古准今”的思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研究经济发展战略时,我国领导人深知“酌古准今”的重要性,既借鉴了历史经验,又紧密结合现代实际,提出了创新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