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ó

酌取


拼音zhuó qǔ
注音ㄓㄨㄛˊ ㄑㄨˇ

酌取

词语解释

酌取[ zhuó qǔ ]

⒈  挹取,舀取。

⒉  斟酌采取。

引证解释

⒈  挹取,舀取。

《诗·大雅·泂酌》“泂酌彼行潦” 汉 郑玄 笺:“流潦,水之薄者也,远酌取之,投大器之中,又挹之注之此小器。”

⒉  斟酌采取。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中》:“今并鳩集,参会异同,仍酌取近例,以初盛中晚分列左方。”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苟明此理,则彼既同乎我,我又何不可酌取乎彼?”
郭沫若 《沸羹集·序<祖国之恋>》:“我们除欣赏他的剧本之外,应该要酌取他这一片的苦心。”

分字解释


※ "酌取"的意思解释、酌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酌取”的意思:

“酌取”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在考虑、权衡之后选取,有“慎重选择”的含义。通常用于形容在众多选择中,经过深思熟虑后选取最合适的部分或方面。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酌”字条下有“量酒器也,又取也。”的解释,而“取”字条下有“取也,取物也。”的解释。结合来看,“酌取”可以理解为“经过量度后选取”。

出处:

“酌取”作为一个成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酌”和“取”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具有各自的历史渊源。

同义词:

选择、选取、挑选、择取、选取、采择等。

反义词:

放弃、舍弃、摒弃、排除、删减等。

相关词语:

酌情、酌量、酌定、酌情处理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酌取”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可以想象在讲述某个人在众多选择中,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决策的故事时,可能会用到“酌取”。

造句:

1. 在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时,他总是会酌取那些风险与收益相对平衡的项目。

2. 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她仔细查阅了所有资料,最终酌取了最有说服力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