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shā

朱砂


拼音zhū shā
注音ㄓㄨ ㄕㄚ

繁体硃砂
词性名词
港台辰砂 鉛丹

朱砂

词语解释

朱砂[ zhū shā ]

⒈  即辰砂。一种红色硫化汞矿物HgS,六方晶系,通常产状为细粒的块状体,为提炼汞的唯一重要矿石。亦用作中药,别名丹砂。 甘,微寒,有毒。 入心经。安神定惊,解毒。

ciunabar; cinnabarite; vermilion; vermillion;

引证解释

⒈  朱砂:矿物名。又称“丹砂”、“硃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朱砂为金,服之昇仙者上士也。”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弘景 既得神符祕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
唐 白居易 《自咏》:“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元 张可久 《天净沙·由德清道院来杭》曲:“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

⒉  像朱砂样的红色。

宋 梅尧臣 《记春水多红雀传云自新罗而至道损得之请余赋》:“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⒊  硃砂:亦作“硃沙”。矿物名。旧称丹砂。炼汞的主要原料。色鲜红。可作颜料,亦供药用。以 湖南 辰州 产者为最佳,故又称辰砂。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二折:“苦奔波,枉生受。有谁人肯搭救。单只被几颗硃砂送了我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白晳少鬚眉,丰颐大口,声清扬远闻,著体红瘢如硃砂鲜,目秀而慈,长寸许。”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上命踪跡得之,遂令祈雨,果验。上欲赏之, 李 言世外人无所须,乃赐硃沙一盒。”

国语辞典

朱砂[ zhū shā ]

⒈  水银与硫黄的天然化合物。参见「朱砂」条。

英语cinnabar, mercuric sulfide HgS, also written 硃砂|朱砂[zhu1 sha1]

德语Zinnober, Cinnabarit (ein Mineral)​ (S, Geol)​

分字解释


※ "朱砂"的意思解释、朱砂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常与清热息风止痉药配伍,如牛黄散,治小儿惊痫,痉挛抽搐,即以本品与朱砂、天竺黄、钩藤等配用。

2.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河图

3.我愿百里蒹葭眉间朱砂一个他,你却千军万马兵临城下骨化沙。

4.转头十年眼见王城破,朱砂一点终美到零落,鲜血去筹措,不过留下几句执着。河图

5.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6.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残阳烙我心上如朱砂。小曲儿

7.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8.比如溴制剂与含朱砂的安神丸、镇静丸合用,会在体内形成有毒的溴化汞,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9.(4)含碘的华素片若与含朱砂的六神丸同服,因朱砂中的二价汞能与碘结合,形成碘化汞类有毒汞盐沉淀,可导致药物性肠炎。

10.春风画卷三百里榴火看痴风光怎么去著墨,你林间过鸦鬓簪花一朵回眸语脉脉,转头眼见十年王城破一点朱砂终美到零落,鲜血去筹措不过留下几句执著。


AI解释


词语“朱砂”:

意思:朱砂是一种天然的红色矿物,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常用于绘画、印刷、雕刻等领域。在中医中,朱砂也被用作药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朱砂”条目解释为:“朱砂,红色石也,可作画,可入药。”

出处:《尔雅·释地》:“丹砂,赤石也。”其中“丹砂”即为朱砂。

同义词:赤石、丹砂、辰砂、朱砂矿、硫化汞

反义词:无特定的反义词,但与朱砂相反的是其他颜色或无色的矿物。

相关词语:红色、颜料、中药、绘画、雕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朱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常与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联系在一起。其中,一个著名的典故是“朱砂点痣”。相传,古代有一位道士,他能在人的额头上用朱砂点一个痣,使得这个人从此能够看穿人心,辨别善恶。这个痣被称为“朱砂痣”,成为了一种象征智慧、洞察力的符号。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幅画中的佛像面容慈祥,嘴唇上涂着一层薄薄的朱砂,显得更加庄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