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yī láng
注音ㄓㄨ 一 ㄌㄤˊ
⒈ 指年轻的官员。
⒈ 指年轻的官员。
引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释褐尊师自古礼,祭酒端坐临华堂。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是时老槐增气色,緑阴偏护朱衣郎。”
词语“朱衣郎”的意思:
“朱衣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穿着朱红色官服的官员,通常指科举及第的进士,因其及第后授予官职,身着朱衣,故有此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朱衣郎”的解释为:“朱衣,官服也。郎,官名。朱衣郎,谓及第之官。”
出处:
“朱衣郎”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到。
同义词:
红袍郎、金榜题名
反义词:
落榜、黑衣郎(指穿着黑色衣物的低级官吏)
相关词语:
科举、及第、进士、金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朱衣郎”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是《范进中举》。故事讲述的是范进通过科举考试及第,穿上朱衣,成为朱衣郎,之后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造句:
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李明终于金榜题名,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朱衣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