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著作权法著作权法的意思
zhùzuòquán

著作权法


拼音zhù zuò quán fǎ
注音ㄓㄨˋ ㄗㄨㄛˋ ㄑㄨㄢˊ ㄈㄚˇ

繁体著作權法
词性名词

著作权法

词语解释

著作权法[ zhù zuò quán fǎ ]

⒈  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国语辞典

著作权法[ zhù zuò quán fǎ ]

⒈  保障著作权的法律。我国著作权法颁布于民国十七年,九十九年做第十七度的修正。全法共八章,一百一十七条。包括总则、著作权的归属及限制、著作权的侵害、罚则及附则。

分字解释


※ "著作权法"的意思解释、著作权法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山东省作家协会创联部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著作权法》的实施,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大,作家、著作人的知识产权维权意识日益崛起。


AI解释


词语“著作权法”的意思:

著作权法是规范和保护著作权(即版权)的法律。它规定了作品的作者及其继承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但其中并没有直接对“著作权法”这个词进行解释,因为“著作权法”是一个近代法律概念,而康熙字典编纂于清朝初年。

出处:

“著作权法”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各国或地区的著作权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在中国,著作权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的《大清著作权律》。

同义词:

版权法

著作权法律

反义词:

侵权法

未经授权法

相关词语:

作者

作品

出版

复制

发行

侵权

演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一个网络故事是关于某位作者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小说,不久后,有盗版网站非法复制并出售他的作品。作者在了解了著作权法后,采取了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用这个词语造句:

根据著作权法,作者有权决定其作品是否被出版,以及出版后如何使用和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