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án

梓传


拼音zǐ chuán
注音ㄗˇ ㄔㄨㄢˊ

繁体梓傳

梓传

词语解释

梓传[ zǐ chuán ]

⒈  印行,刻印传播。

引证解释

⒈  印行,刻印传播。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同儕过从者索閲一篇竟,必拍案曰:‘奇哉所闻乎!’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编,得四十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予幼从家大人手録诗藁中,见 牛左史 《周藩王宫辞》五首。诗虽不多,然可代《梦华録》数卷,因为梓传。”

分字解释


※ "梓传"的意思解释、梓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梓传”的意思:

“梓传”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书籍的流传,尤其是经典著作的流传。其中,“梓”指古代用来雕刻书籍的木板,“传”有流传、传播的意思。因此,“梓传”常用来形容书籍、特别是经典著作的广泛传播。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梓”字条目下有“传”字,解释为“传布,流传”,结合“梓”字,可以理解为书籍的流传。

出处:

“梓传”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由“梓”和“传”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因此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在书籍广泛流传的时期。

同义词:

流传

传播

普及

传世

反义词:

消失

荒废

遗忘

相关词语:

梓人:古代负责雕刻书籍的人。

梓宫:古代帝王、贵族的陵墓。

梓潼:地名,位于中国四川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梓传”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但可以联想到的是,许多经典著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那些致力于书籍梓传的梓人和传播者的努力。

用这个词语造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部古代经典终于得以梓传,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