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资政院资政院的意思
zhèngyuàn

资政院


拼音zī zhèng yuàn
注音ㄗ ㄓㄥˋ ㄩㄢˋ

繁体資政院

资政院

词语解释

资政院[ zī zhèng yuàn ]

⒈  清末所设的中央咨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咨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引证解释

⒈  清 末所设的中央谘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谘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 袁世凯 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

分字解释


※ "资政院"的意思解释、资政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军机大臣对资政院议决事件如不以为然,得声叙原委事由咨送资政院覆议。


AI解释


词语“资政院”的意思:

“资政院”是中国清朝末年设立的一个政治机构,相当于一个咨询性质的议会机构。它成立于1907年,是清朝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政治改革的一部分。资政院的主要职责是为皇帝提供咨询意见,讨论国家大事,并具有一定的立法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收录“资政院”这个词语,因为它是清朝末年的产物,而《康熙字典》编纂于康熙年间。

出处:

“资政院”的出处是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1905年,清政府开始进行宪政改革,1906年设立预备立宪机构,1907年正式设立资政院。

同义词:

顾问院、咨询院、议政院

反义词:

独裁政府、专制政权

相关词语:

立宪、宪政、议会、国会、政治改革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资政院”是清朝末年的政治机构,与这个词语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不多。但可以提及的是,在清朝末年的政治改革中,资政院曾一度成为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的焦点。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资政院成立初期,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加入,为国家的政治改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