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òngbīng

纵兵


拼音zòng bīng
注音ㄗㄨㄥˋ ㄅ一ㄥ

繁体縱兵

纵兵

词语解释

纵兵[ zòng bīng ]

⒈  发兵;出兵。

⒉  放纵兵士。

引证解释

⒈  发兵;出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 纵兵击之,大破 秦 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大辽水》:“公( 曹操 )登 白狼山 望 柳城,卒与虏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北军既知我遁,纵兵尾击,死伤者十八九。”

⒉  放纵兵士。

《清史稿·镇国将军品级巴思哈传》:“十七年,师还。追议在 永昌 纵兵扰民,降镇国将军品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军和 回纥 军进克东京, 回纥 纵兵大掠。”

分字解释


※ "纵兵"的意思解释、纵兵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纵兵”的意思:

“纵兵”是指将领或指挥官对士兵不加约束,任其随意行动,特别是在战争中,指将领不加以控制,让士兵任意杀戮的行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纵兵”的解释为:“纵,放也;兵,军也。谓将领不约束士兵,任其随意行动。”

出处:

“纵兵”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臣请纵兵击之。’”

同义词:

放兵、纵马、肆兵、纵恣

反义词:

约束、节制、整饬

相关词语:

纵容、放纵、放任、纵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纵兵”的典故,可以提到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赤壁之战。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由于对士兵的纵容,导致士兵在战斗中失去了纪律,最终导致战败。

造句:

1. 那位将军在战场上纵兵杀戮,造成了无数无辜百姓的死亡。

2. 在古代战争中,有些将领过于纵兵,结果导致士兵士气低落,军队战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