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ōu

陬邑


拼音zōu yì
注音ㄗㄡ 一ˋ

陬邑

词语解释

陬邑[ zōu yì ]

⒈  边远乡邑。

引证解释

⒈  边远乡邑。

《新唐书·卢怀慎传》:“远州陬邑,何负圣化,而独受其恶政乎?”

分字解释


※ "陬邑"的意思解释、陬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陬邑”的意思:

“陬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边远的小城镇或者小村落。它也常用来形容偏僻、不为人知的地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陬”字条下有“陬邑”一词,解释为“边邑,边远的小镇。”

“邑”字条下则有“邑,国也。居人也。”,即居住的地方。

出处:

“陬邑”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可从古代文学作品和地理志中找到相关用法。

同义词:

边邑、偏远、荒僻之地、乡野、村落

反义词:

繁华、闹市、中心

相关词语:

陬隅(角落)、陬角(边角)、陬陬(形容偏僻的样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陬邑”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故事中,可能会用到“陬邑”来形容一些偏僻的地方。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个深山陬邑里,有一位年迈的道士,他种着满院的草药,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