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罪己


拼音zuì jǐ
注音ㄗㄨㄟˋ ㄐ一ˇ

罪己

词语解释

罪己[ zuì jǐ ]

⒈  引咎自责。

引证解释

⒈  引咎自责。

《左传·庄公十一年》:“禹 汤 罪己,其兴也悖焉。”
《旧唐书·代宗纪》:“朕所以驭朽悬旌,坐而待曙,劳怀罪己之念,延想安人之策。”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何 高祖 惟知杀人,而曾不罪己也。”

国语辞典

罪己[ zuì jǐ ]

⒈  归罪于己。

《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浡焉。」
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

分字解释


※ "罪己"的意思解释、罪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罪己”的意思:

“罪己”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自我谴责,归咎于自己的过错。通常用于表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错误或失败承担责任,自我批评。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罪己”并没有单独的条目,但可以理解为“罪”与“己”的组合,其中“罪”指过错,“己”指自己,因此“罪己”即指自己的过错。

出处:

“罪己”一词的出处较难确定,因为它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汇,多出现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

同义词:

自责

自咎

自省

自悔

反义词:

推诿

推卸

推脱

逃避

相关词语:

罪恶

罪魁

罪愆

罪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一位官员因为失误导致国家遭受损失,他深感自责,于是上书皇帝,表达了自己的罪己之情。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成为了一种典范,意味着在面对过错时,要勇于承担责任。

用这个词语造句:

面对这次事故,他毫不犹豫地罪己,表示自己要承担全部责任,绝不让团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