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cǎo

坐草


拼音zuò cǎo
注音ㄗㄨㄛˋ ㄘㄠˇ

坐草

词语解释

坐草[ zuò cǎo ]

⒈  妇女临产;分娩。

⒉  谓伏于草莽,伺机抢劫。

引证解释

⒈  妇女临产;分娩。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谚语始》:“今谚谓临产曰坐草。”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比当坐草,命帷蔽产妇于堂,遍延宗党坐列门外。”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自知前生二则》:“妾受身已九月,大约正月间必坐草。”

⒉  谓伏于草莽,伺机抢劫。

宋 朱辅 《溪蛮丛笑》:“山猺潜出省地茅苇中,射弩夺物,机不虚发,名坐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志苗》:“夜遣士卒伏路,曰坐草。”

国语辞典

坐草[ zuò cǎo ]

⒈  妇人即将生产或产后坐月子。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母亲生小妹,方在坐草之际。」

分字解释


※ "坐草"的意思解释、坐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坐草”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妇女生产,即生孩子。

康熙字典解释:

坐草,生也,谓妇人产也。

出处:

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特别是在医书中较为常见。

同义词:

临盆、分娩、产子、生子

反义词:

无子、绝嗣

相关词语:

胎孕、分娩期、产房、接生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坐草”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并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但在民间传说中,常与接生婆的故事相关联。比如,有的地方有关于接生婆在产房中勇敢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传说。

用这个词语造句:

李奶奶已经年过古稀,但她还记得自己当年坐草时的情景,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