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十篇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十篇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33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1

关键词:历史教育体验感悟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科目。历史教育对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之一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包括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即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增长和技能的增强,还要在思想素质方面,使学生在思想和心智等方面获得发展。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呢?我认为离不开体验和感悟。历史是活生生的过去,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和规律。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往往是通过“告诉”的方式而不是以“感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而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体验过去、感悟未来,激发学习兴趣。

一、体验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只追求对历史知识或规律的把握,在角色上总是作为历史发展的旁观者,那么再悲壮、雄美的历史也无法激起内心的波澜。因而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情景、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

(一)走进历史人物,体验他们的精神和情感。中国古代哲人非常重视个人情操的培养,劝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倡求真、行善、崇美。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次之谓大丈夫。”《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言论所提倡的气节操守,所申明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今天读来仍让人热血澎湃,对学生人格修养的养成有重要价值。

(二)走进历史事件,体验历史情境。历史是由过去发生的众多的历史事件组成的。而这些历史事件距今年代久远,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讲述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那么如同“隔岸观火”,把鲜活的历史枯燥化了。教师要努力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真实。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师生的视野,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的最佳途径,尤其是许多历史事件、人物都被搬上银幕,也有大量的文献纪录片,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节选片段,如:讲抗日战争时在课堂上播放《地雷战》、《地道战》片段,讲新中国外交时播放《外交风云》,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历史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走进身边的历史,体验今昔对比。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历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学中,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历史,对历史会有切身感受。如讲到改革开放时,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家庭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学生很容易看到住房的改善、家用电器的增多、交通工具的改进、商品的极大丰富……通过前后对比,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变化,从而对党的现行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

二、感悟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现实社会是过去社会的延伸。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明确未来方向。可以说学习历史是为了体验过去,感悟未来。

(一)从历史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先秦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人所用。庄子则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近代以来,伴随现代化进程,人类对自然疯狂的掠夺,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造成了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从历史中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合作。个人总是生活在集体之中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21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因此历史教育必须体现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距今两千多年的孔子主张“仁爱”,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历史上关于合作的史实很多,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到:如果不善于和其他人合作,那么一个人的发展便是有限的。

(三)从历史中感悟国与国之间的文明交往。文明的交流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要落后的。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已成为共识。历史教育既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华,更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仅靠灌输和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历史。教师灌输的知识很容易忘记,而自己体验和感悟到的东西,才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2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流程整体重构与设计“亲近—探究—感悟”

课堂是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主要阵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充满激情地呼吁:“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奉行“填鸭式”的历史教育,高中历史课堂变成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功利性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学习历史知识,整个课堂非常压抑、沉闷,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也不再强调教师的讲解,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人文精神。历史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在教学构思上更多地力求构思的精细化,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注重课堂的互动性和生成性。而这些新理念的实践需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得到检验。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的历史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设计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良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历史教学流程,从本质上说与教学过程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但从词语本身的含义来讲,《现代汉语词典》将“过程”释义为事情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流程”释义为水流的路程。显然,流程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较之于过程更具动态感和生成性。从新的教学理念来讲,教学流程比教学过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动态的、生成的,所以,教学活动的展开不是过程,而是流程。将“教学过程”改为“教学流程”体现出对新教学理念的准确把握。

高中历史教学流程的整体重构与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历史教学流程的整体重构与设计紧扣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以历史教材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学的学习方式,以期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整体重构与设计过程既要进行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又要在教学改革中探讨新的实践形态。

我校历史教研组“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课堂教学流程是“了解—理解—见解”历史“三步曲”。“了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义一定要“精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诸如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要准确无误地掌握。梳理历史线索,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概括阶段特征,便于立体地把握历史知识。“理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二步,即要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义一定要“深刻”,这就要求课堂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三步,即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真知,运用正确的史观对人物、事件进行历史的、科学的评价。“见解”的要义是“新颖”,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设计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经常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探究的话题。“了解—理解—见解”历史这一教学流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其最大问题在于它的普适性,与历史学科的切合度不够紧密。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鉴于此,我校历史教研组立足于校情学情,并结合学科特点,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优化,那就是“亲近—探究—感悟”历史。

(一)“亲近”历史。历史具有过去性,时间一旦过去,历史不再重演。这一环节依据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文本阅读,全面地接触历史学习的内容,梳理历史线索,还原历史真实。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史料、图表、漫画等作为支撑,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地以视听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历史活起来、动起来,为学生营造历史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很明显,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搏,也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美、欣赏到美、创造出美。

(二)“探究”历史。“学贵有疑,疑则有进”。教学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然后让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疑问,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历史探究活动是一种建构性的、追求协商的、尊重个性的体验课程观。探究活动的“验”质,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合作及师生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过程使个体获得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自我统一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既往“经验”的超越。在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为课程划定的五个层次中,体验层次的课程被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不易实现的课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感悟”历史。“感悟”是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历史教育不仅让人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眼界的开阔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前人的价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养分,这是历史的人文教育所特有和不可替代的。这一环节能更多地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获得历史的启迪,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这一环节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培养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环节,我们一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确定一个情感视觉发散点或设置一个感悟主题,一般是一事一议,一课一议或学史一得等,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从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感悟人生精彩。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3

历史生活化教学是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讲历史,使学生更加喜欢历史、学好历史。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要开展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应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营造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历史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1.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讲述历史

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看法是“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尤其是恐惧历史考试”。要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化解历史学习上的模糊感。比如讲到宗法制,可以向学生讲述近年来兴起的台湾同胞到内地的寻亲热,这就是同一个宗族的血缘使他们无法割舍这一份亲情。还可以联系现实中的族谱、祭祖、家族的称呼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事情来讲解,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宗法制的内容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2.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感悟历史

历史教师应学会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贴近历史、感悟历史搭建桥梁。一是以教师为引导,营造生活情境。一方面,教师的历史语言应该生活化。教师语言的生动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的积极性。生活化的语言能使无声的历史有声化,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另一方面,教师可借助实物再现历史生活。历史教师借助实物“再现”历史,配上相应的分析,学生才能逐渐形成历史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借助中山装帮助学生理解三民主义。讲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可向学生展示近代各个时期服饰变化的图片,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进步。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直面历史,感悟历史。比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给学生播放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的视频片段来加深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的印象。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感悟历史。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的同时,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历史。笔者的一个做法就是充分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可以演讲,主题一般为“历史上的今天”,或者就某个历史问题展开小讨论,或者是播报与历史事件有关的社会热点,让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感悟历史。

3.通过将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来探究历史

探究历史,既可以从历史的借鉴功能着手,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追溯历史根源。一是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比如在学生学习过洋务运动、、改革开放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三大改革运动与当前国家实行的各项改革联系起来,从这三大改革的成败经验教训中,探究其对当下的社会改革的借鉴意义。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相关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历史反思。这样,不仅赋予了历史课堂生活气息,而且可以把学生视野从课本拓宽到社会,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提高他们与社会沟通的能力。

4.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比其他学科广泛得多。有的是直接运用历史,比如在欣赏有关历史的影视作品时,学生可直接利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指出影视作品中存在的错误,不受影视作品的误导,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有的是间接运用,比如外出旅游时,如果学生了解旅游地点的历史人文概况,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更能深刻地体会当地的人文底蕴,使学生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更能得到精神上的洗礼,使旅行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甚至对国内外时事的认识,都需要历史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和分析。

二、结语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4

学习历史知识,汲取历史经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加强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形象生动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这比单纯讲授史实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师应该以情景化的讲授形式,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了解历史,并在这些历史故事中感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启示。如在讲解“春秋战国”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需要让学生感受这一时期历史人物的思想、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情节性较强的故事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当时历史背景和各诸侯国的了解,他们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就会对这段历史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在不知不觉间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而教师在讲解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时,则可以结合《论语》《道德经》《墨子》等文化典籍中的典型故事进行阐释和总结,引导学生系统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而全面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除了引用与教材中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故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将历史文化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现实问题的历史原因,在生活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加深对历史的感悟。

二、构建情景化的历史课堂

构建情景化的历史课堂,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其间,需要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构建出有助于学生感悟和思考历史的教学情景。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时期,历史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通常只涉及对朝代的基本了解、历史事件的记忆和重点历史人物的评价。然而,这种教学仅是能让学生知道历史事实,但却缺乏对历史事实的深入思考,无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对学生的发展难以产生实际作用。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秉持正确的授课态度,指导学生高效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利用情景化的历史故事,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得到更加鲜活的彰显,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情景化的构建,将分散、琐碎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能够让学生初步建立历史知识体系。在授课时,历史教师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借助生动形象的情景进行展示和阐释,积极营造逼真的历史场景,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会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5

“从教育学理论来讲,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历史认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来同化或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建构创造一定的条件,如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等”。

那么,怎么样来“创设一个内涵丰富的典型教学情境”,使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产生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同化与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呢?

我觉得应该发掘蕴含于历史与现实的“主题”,构建“亲缘情境”,这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所谓“亲缘情境”,实际上就是基于历史与现实蕴含的同一主题而构建的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或者载体。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曾说:“历史学家应当……努力在他的相异性中发现其他东西。但是,这种发现要以历史学家和历史客体之间的某种一致为前提。如果历史上的人生活的世界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丝毫共同之处,如果这两个世界在某种抽象的程度上没有表现为同一主题的不同变种,那么,前一个世界在我看来就会变得完全陌生,毫无意义。依我之见,要想使整个历史被人理解,活着的人就必须去发现自己与死者的亲缘关系,在这一分析中……为历史学家去理解逝去的文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对历史学家和历史研究的告诫也可运用于历史教学。

六年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接触和理解的现实与历史上的人与事之间建立必要的“亲缘”关系,学生才会在亲近历史,感悟历史,也易于理解历史,进而产生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同化与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

事实上,这也就是构建“亲缘情境”的基本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同一“主题”,能够在历史事件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构建起亲缘关系的资料非常丰富――当代信息、乡土资料、教师经历、学生生活等等。

在学习“信息化、全球化”时,我利用了学校多媒体的构建材质――光缆,来与学生家里的电脑传播途径――电话线的对比,来让学生体悟“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意思;讲述了什么叫程控电话,为何程控座机可以和手机直接对话,而程控电话没问世时,人们是如何打电话的对比,并让学生解释飞信工具为何可以给手机发短信,来让学生体悟“互联网”……

“让学生看新闻,留心纽约股市的石油价格的升降,与本地――祁县石油公司的油价的升降来联系,发现现实中两者前后不差几个小时,甚至有时是半个小时,来理解体悟“全球化”……

这些都是学生的生活,都有切身体会。因此,历史不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用深有体会的生活体验,来感悟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同化与顺应了所学知识,当然也就达到了意义建构。

因此,创设情境时,要找准与学生的“亲缘”,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不由得想起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故事情节――乾隆把御靴赏给了刘墉,御靴不能说不好,无论从做工还是从质料上讲,但对刘墉又有何用?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6

一、学史明理,强化党性修养

在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中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将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更加坚实的信仰力量、丰富的理论滋养和奋进的勇气担当,必将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路走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闯过重重险关,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就在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用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号召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为人民幸福继续奋斗,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书写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新篇章指明了实践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坚持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把学习党史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凉州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联系起来,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理解把握,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学史增信、筑牢信仰之基

办公室是政治机关,我们每一名干部都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我们要深钻细研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时刻紧跟党中央的步伐;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在学党史中回望初心,坚定信念,勇担使命。历史充分证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讲话令人深受教育,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7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健全人格;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93-01

当今学生,受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信息网络、社会风气等影响,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有的甚至良知泯灭,人格品质卑劣,违法乱纪,危害社会。从多年来参加校际听课可见,目前,我县乃至我市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是:重视双基传授,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合作学习、自主阅读、思考、探究、感悟的时空不足,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普遍缺失。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本人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渠道是学科课堂教学,历史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谈谈中学历史教学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的一些体会。

一、养成健全人格,需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当前,社会上只顾个人私欲,无视公众感受,欺老凌幼,为富不仁,穷奢极侈,攀比成风等现象,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和负面影响。因此,陶冶情操,传承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是养成健全人格的途径之一。负有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其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以健全其人格。

古今中外,与培养高尚人格相关的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历史典故等蕴含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很多,如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启蒙思想家们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在民,民主共和”;华盛顿不恋权力,急流勇退;爱因斯坦淡泊名利;孟子“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养浩然之气”;受辱后的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秉笔直书,写成史学巨著《史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课堂上,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围绕这些嘉言懿行、历史典故进行有机渲染,让学生通过集体朗读,品味,谈体会,如临其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优秀的历史文化名人名言、优良的个性品质的人格感化作用中,感悟历史优秀人物不惧邪恶、敢于斗争、愈挫愈奋、追求真理、匡扶正义的高尚品格,感悟人格的伟大力量,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言行。通过潜移默化地人格感染、熏陶,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促进学生人格积极成长。

二、养成健全人格,需培养基本的是非观

基本是非观,是社会基本价值取向,是公民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然而,现实生活中,基本是非观的模糊,甚至混淆,颠倒黑白的现象并不鲜见,荣辱不分,甚至以耻为荣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引导学生分辨真善美,识别假恶丑,让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思想上受到熏陶,心灵上受到震撼,感情上发生升华,养成健全人格,是相当必要的。

有效培养学生的基本是非观,教师应留足时间,组织探究活动,要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乃至辩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道德维度、正确的价值取向,结合史实,运用现有的理论水平从不同角度和视野,去客观公正分辨一些史评观点,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各抒己见,自由表达,彰显个性,尊重人格,不拘泥于教材,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景,明辨是非,开拓视野,拓宽教学内容,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对一些不能苟同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辩论,澄清是非。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做出权衡,辨惑解疑,不断提高学生的史评能力以及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

课堂上,我很注重情知结合,发挥语言艺术,寓情于声,声情并茂,培养学生的基本是非观的。如,即使是军阀,民愤不大的,其优良品质、可爱之处也进行了必要讴歌赞赏。如吴佩孚“老妻尚在”“且去种树”“豫民何辜”等脍炙人口的批语,毕生践行的‘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等三不主义,崇高民族气节,堪称“中国军人的典范”,令人敬仰。而对那些人格卑劣,睚眦必报,出尔反尔、忘恩负义、不仁不义之徒,罔顾民族大义之流,丧失人格之辈,我大加鞑伐,揭露其庐山真面目,深恶痛绝之,以弘扬正气,反对邪恶,增强历史感,在体验中了解历史,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提升人格修养,提高识别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三、养成健全人格,需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当今有不少历史题材的小说、影视剧严重歪曲史实,以讹传讹,误导着广大中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认知观和历史观的形成。因此,课堂教学要求真,组织学生辨伪勘误,还原历史真相,澄清谎言,立足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准确分析和理解或重新解读,对历史事物和现象进行全面、客观地感悟、评说,感受真实历史,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用历史思维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00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并对每个中国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民族自豪感,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和继承者。

一、改变教学理念,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这种功利化做法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违背了当今高考的考查要求。

在素质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推广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淡化历史教学中的功利色彩,重视学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这要求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并以此提高自己的个人理论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以此激发其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结合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有效联系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据了重要的篇幅,并且涉及了各个朝代的多方面知识。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如在“儒学的兴起”的教学中渗透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实现知识的有效联系和体系构建。

如在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庄子的“天人合一”和管仲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想正在起源和发展时,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已经流传千年,并形成了更加科学和完整的文化体系。不仅如此,教师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中,还可以把《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涉及广泛和成熟发展,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惊叹和热爱之情。

三、结合学生兴趣,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很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主要是由于其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其内涵过于厚重和繁杂。对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从广袤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相关元素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比如美食几乎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饮食内容,让学生结合咸粽子、五仁月饼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等发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还可以⒚朗逞由斓酱统的餐桌礼仪文化,将孔孟思想“食不言,寝不语”、尊敬长者等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触手可及的内容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水平。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联系。比如在教学“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对集合儒家、《左传》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武术文化进行介绍,并结合迪士尼电影《功夫熊猫》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实现知识拓展,感知更广泛的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课本所展示和讲解的文化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瀚海相比只是太仓米,因此教师应当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加广泛的领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以此掌握历史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9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党员干部尤其要做到“先学一步、先行一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如饥似渴地学习党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学深悟透。为大家整理和分享的喜迎建党100年,学党史动员会心得锦集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喜迎建党100年,学党史动员会心得锦集一

日前,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动员和部署,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行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党史这本熠熠生辉的“教科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史”磨砺坚定意志、以“史”铸就信念之魂、以“史”强化责任之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以“史”磨砺坚定意志,担当时代重任。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党带领人民在“小米加步枪”“雪山草地”……等一系列艰苦条件和恶劣环境中,毅然实现了从“救中国”“建中国”到“富中国”“梦中国”的伟大胜利。这些伟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党坚强的意志、始终如一的情怀。翻开党史这本“教科书”,红色印记熠熠生辉。爱国精神、无畏精神、长征精神等体现得淋漓尽致,英雄事迹不胜枚举,革命精神传承至今,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党史丰富的精神养料,做好红色精神的传承人,当好时展的领路人,做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坚决的表率。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突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驾驭风险本领,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既充分利用既有的条件,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各种复杂环境历练,淬炼面对复杂环境的能力,以争取最好的结果、赢得最大的胜利。

以“史”铸就信念之魂,点亮忠诚坐标。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天下至德,莫大乎忠”,翻开党史中忠诚卫士的英雄图谱,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无数共产党人用忠诚书写了伟大史诗。忠诚卫士的丰碑上,有的是皮鞭抽身、坚不吐实,铁血剑气铸忠诚;有的是被困山林、致死奋战,挥汗洒血见忠诚;有的是不惧困难、砥砺前行,披肝沥胆淬忠诚……伟大的英雄们放下生死,却从没有放下使命,忠诚总与春常在。对党忠诚是绝对的,也是具体的,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的全部感情和信仰,化作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奋力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锻造忠诚品质,站稳政治立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行者,用自身的实践行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史”强化责任之心,焕发拼搏劲头。打开党史这本无数先辈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奋斗史诗,不仅利于我们提升自身素质、丰富理论知识,更有利于指导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展望中国的未来,从现实的角度总览辉煌的成就。党员干部要汲取党史丰富的养料,多多温习这些伟大的历史,心中就会不断增加正能量。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不努力拼搏,怎么能成大事。拼搏本身是幸福的,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急,不惧怕困难,不忘奋斗,持久攻关,永不懈怠,只要坚持事不避难,迎难而上,就一定会书写气势磅礴的人生篇章。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蓝图已擘画,党员干部要拿出干事激情,奋勇前行,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累在一起,奋力书写新征程新篇章。前景美好,使命光荣,用奋斗开启新征程,干出精彩,拼出未来,永葆奋斗姿态,不负韶华,付出甘之如饴,中国精神的光芒更加闪耀。

喜迎建党100年,学党史动员会心得锦集二

xx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员同志要深刻领悟讲话精神,全面科学补充“营养”,对党史学习要知“多少”。

“多吃正餐,少吃零餐”。一日三餐,有其科学道理,如若饮食无时无序,随心所欲,则很容易导致虚胖,对健康无益。在党史学习上,我们要做到正心诚意,“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日学一史,日有一进。要多吃“正餐”,善于通过权威、主流媒体途径学习党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少吃“零餐”,对一些缺少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所谓“揭秘”文章、“野史”文章,要站稳立场,敢于“逢敌亮剑”,发出主流声音。勇于在思辨和斗争之中,笃定理想信念;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之中,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做一名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人。

“多细嚼慢咽,少狼吞虎咽”。随着健康中国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健康饮食的理解更加深入。据有关学者总结,细嚼慢咽至少有保护肠胃、有益口腔、有助吸收、防病防癌、健脑、减肥等六大功效。相应的,狼吞虎咽的吃法则不利于消化,对身体健康不利,则应尽量减少。由此及彼,我们在推进党史的学习中,也当多细嚼慢咽,不可囫囵吞枣、狼吞虎咽。一方面,不应以“完成任务”“有所交代”的心态去学党史,应当提高站位、端正态度,从总书记的“三个必然要求”中,有所体悟并勠力实践。另一方面,不应总想着求快求多,导致“贪多嚼不烂”,防止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要按照总书记指示,“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切实做到,学一段有一段之得,学一日有一日之获,确保营养充分吸收,学出强身健体的真本领,学出建功立业的精气神。

“多科学搭配,少胡吃海喝”。不同人有不同的身体状态,同一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饮食要求。饮食要讲究荤素得宜、营养适当,讲求科学合理饮食。与之相近的,在党史学习上,一方面学习不能无所用心,过于恣意。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似学了不少,实则学得零零散散,学得支离破碎,缺乏系统科学的安排。比如,若是对某一段党史的了解有空白,就要列出书单,制定计划,一本本静下心来读,补齐“盲点”,不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学。另一方面,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到哪里是哪里。古人云,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一日曝十日寒。党史学习不能是“一阵子”,要常学常新,学出真理的“甜”滋味,学出矢志奋斗的精气神,学出“一辈子”的真感情。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党员干部尤其要做到“先学一步、先行一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如饥似渴地学习党史,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学深悟透。“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就一定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强身健体、培根固本,学出一个格外敞亮、万分可期的未来。

喜迎建党100年,学党史动员会心得锦集三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xx日上午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党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用好“党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它可以让社会和个人更好地向前发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回顾党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可以明确责任重担,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不断汲取智慧、提高自身本领、增加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学习党史,要在党的光辉历程尤其是建党时的历史中去感受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从“小小红船”到如今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奋勇拼搏,使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向“伟大复兴”。学习党史,要从党史理论、党史故事中体会并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扎实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学习党史,要从党的实践创造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汲取智慧。学会运用总结提炼的经验教训来应对前行路上各种可以预知和未知的风险挑战,进一步提高斗争意识和斗争本领。

“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好党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的鲜明立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其次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把学好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对于党史理论著作、相关文献资料,要舍得花精力、沉下心,系统深入学、深入思考学、结合实际学。要多读原著、多学原文、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最后,注重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培养自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把学党史的心得与实际工作、为民解决实际难题问题结合起来,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顾党史的同时,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斗争、敢于担当、继续前行,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奋斗。

喜迎建党100年,学党史动员会心得锦集四

党史学习需“四度”

日前,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学习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要想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考高分、见实效,就一定要在内容和形式上齐下功夫,掌握“四度”,让党员干部们在学习中实现思想启迪、灵魂共鸣和精神洗礼。

党史学习要有“温度”,避免“形式主义”,坚持以情动人。正如所言:“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学习就是通过重温革命先辈的筚路蓝缕的奋斗征程,体悟我们党的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因此,当我们手捧党史这部沉甸甸的教科书,要认真读,仔细读,少一些走过场的“读文件”“念材料”,多一些用心感悟,泛起波澜,要带着温度和情感,去感受先烈们的光荣梦想和使命责任,从而真正触动灵魂,汲取珍贵智慧和营养,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增强对党的高度认同。

党史学习要有“深度”,避免“空话套话”,坚持求真务实。党史学习不仅是通读我们党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提高思考力,避免浮于表面的说感想、写体会,而要真正深下去,做到学深悟透,深刻领会精髓和实质,能带着发展眼光理性全面地评析党史中的人和事。对于优秀经验做法,我们要以先进示范为标杆;对于历史挫折教训,我们要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切实做到精读细研、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以思维层次的提升引领工作本领的提升。

党史学习要有“新度”,避免“因循守旧”,坚持耳目一新。要积极探索创新党史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避免照本宣科、千人一面,要在学习载体和方式上整合资源,丰富形式,提升党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互动性,充分运用新媒体学习优势,在常规党课教授、座谈研讨等传统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党史pK大赛”“快闪演讲”“微视频说党史”等党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党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巩固党史学习效果,让党史学习更好地入脑入心。

对历史文化的感悟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历史题材;课文;“三气”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37-02[wn]

苏教版小学各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历史题材的课文,如《李广射虎》《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郑和远航》等。这些课文字里行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饱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有的反映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如《虎门销烟》《卢沟桥烽火》;有的记叙了名人励志奋发最终取得卓越成就的故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的表现了文人将士可贵的精神品质,如《公仪休拒收礼物》《祁黄羊》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学中如何教好历史题材的课文呢?笔者尝试从文本、学生、生活的角度让教材接“三气”。

一、接“史”气――阅读相关史料

历史题材的课文多数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千百年前发生的事情,每篇课文都因年代不同带有各自特定的时代气息,适时补充阅读有关年代背景及当时的风土习俗等,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课文中有些词语的古今词义已经发生演变,还有不少词语是指过去存在而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学生阅读理解时会产生认知障碍。拓展阅读相关词语的内涵,准确把握词语的古今词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题材的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有的小学课文篇幅不长,却叙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一位名人曲折的成功经历。通过补充阅读有关史料,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故事,更准确地掌握文章主旨,并让学生从中受到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如《卢沟桥烽火》一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文中包含了“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展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背景。有些学生预习时提问:“九一八”事变指什么?伪军是什么人?为什么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笔者在课堂上用“背景链接”“小知识”等方法,穿插呈现“九一八”事变、歌曲《大刀进行曲》及抗日战争等相关史料,学生阅读后对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复杂形势有了充分了解,对学习历史题材的课文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接“人”气――顺应儿童特点

语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历史题材的课文中真切地感受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及其深远影响?教材中的文字是静止的,但我们却可以展现动态的历史画面,调动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走进奇妙的文字世界。

一)借助画面

儿童是用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随着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等的普及和宣传,与教材相关的多媒体课程资源随处可见,教师可以把这些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将抽象的文本形象还原成真实画面和镜头。这些生动的画面、声音将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穿越时空,模拟体验,感受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时,笔者播放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诸葛亮却在草堂里悠然入睡的视频,这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看完视频后,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课文,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生动地出现在学生脑中。

二)发挥想象

麦考莱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学习历史题材的课文,更需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去构想和演绎。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等,使文本在学生脑海中变得立体和动态。如在教学《郑成功》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想象“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的壮阔场面,学生用生动的语句描述他们想象中的滔滔海浪,用儿童化的语言述说着自己脑海中的庞大舰队。这些语句贴切、传神,充满了儿童味的想象,智慧的翅膀,载着学生翱翔在他们充满童趣的世界里,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想象体验过程。

三)感情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不同主题的历史题材课文,教师要善于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品读中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使学生走进文本,回味历史,通过鉴赏故事中人物言行来传承历史优秀文化,感受深刻内涵,甚至能够收获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震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不仅是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一种途径,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能力。如学习课文《菩萨兵》时,笔者采用逐层感悟的方法对其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朗读指导,巧妙地将学生带入到文本情境,让其感受红军对藏族同胞的关爱和军民鱼水之深情。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人物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将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有机整合,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语境、语情,真正让学生的朗读做到由情而发。

三、接“地”气――联系社会生活

历史题材的课文教学中在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将课文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可以拉近历史题材的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就是曾经的“现实”,这更能促进学生生成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如教学《卢沟桥烽火》一课时,笔者在拓展阅读环节将课文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唱国歌联系起来。笔者先让学生阅读国歌的歌词,后联系课文思考“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什么,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表现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学生发现国歌和课文内容是一致的:号召人民奋起抵抗侵略者。接着,笔者提问:“抗日战争早已结束,为什么还要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让全中国人民歌唱至今?”学生小组讨论后,明白了这是在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学生由学习课文到生活体验,对国歌有了一次全新而独特的认知后,笔者再次组织学生齐唱国歌,学生情绪高涨,爱国情感得到升华。生活中与历史题材的课文有关的课程资源还有很多,如电影《虎门销烟》、郑成功纪念馆等,这些资源都可以让学生从语文课堂学习向社会生活学习延伸,最终使学生真正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

总之,教学历史题材的课文,教师要善于顺应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并能巧妙地联系社会生活,从而让教材真正接“人”气、接“史”气、接“地”气,让学生通过读故事、知历史,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人生意义,在品味多元化语言、获得深层次体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超敏.浅谈小学语命英雄题材类课文教学的策略[].学周刊,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