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十篇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十篇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5:01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1

【关键词】艾灸;肿瘤患者;应用现状

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手术及放化疗的疗效已达平台期,靶向药物的应用也限用于有选择性的人群。研究显示,中医综合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独特优势,艾灸疗法作为我国传统治疗体系中的一种手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为流行[1],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不仅可以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简述如下。

1.对化疗导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应用

放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因其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往往使治疗周期延长,甚至使治疗难以继续。其表现常见有恶心,呕吐,呃逆,纳差,腹泻,便秘等,中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其药性及物理作用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相应经络,具有和胃降逆止呕,温经散寒,补中扶正的功效。常选取足三里,内关,合谷,上脘,中脘,神阙,气海等穴位[2-4]。曾再荣[2]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迟发性呕吐,对照组化疗前用托烷司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双足三里,每次30min,每天3次。治疗组化疗后d3-7的总有效率达到96-100%,高于对照组的86-88%。蔡岚[5]等观察艾灸法治疗胰腺肿瘤病人腹胀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用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穴,每穴5-10min,对照组用促进胃肠动力改善消化功能的药物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

2.对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护理应用

骨髓抑制是放化疗常最见的毒副反应之一,表现为三系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医属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的表现。艾灸多选取大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研究显示艾灸以上穴位有充养先后天之本,益气养血,补肾精、益骨髓的疗效,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6-7]。丁建萍[8]观察艾灸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利血生+鲨肝醇组,升白安片组,及用艾灸组(选取大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穴,每日1次,每穴各灸10-15min),以上各组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63%,80.95%,95.00%。郑好芳[9]观察艾灸关元穴预防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骨髓抑制的疗效,3周后有效率达到93%。

3.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护理应用

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识别并清除癌变的异常细胞。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10]。研究显示,艾灸足三里穴能够调节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下降和nK细胞水平升高,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直接灸四花穴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血清CSF、iL-2水平,降低tnF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11]。

4.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护理应用

陈芬荣[12]等研究发现,运用隔姜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老年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其中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失眠、疼痛、疲倦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与其他中医疗法相配合的护理应用

5.1配合耳穴压豆:

刘勇[4]等观察艾灸配合耳穴压豆法预防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艾灸:选取气海、中脘、足三里穴,每穴5min,每日1次;耳穴压豆:将带有王不留行籽的小胶布分别贴于耳甲4区、12区、13区、3区,取胃、肝、脾、贲门相应穴位,每次按压10-15下,3d更换1次,艾灸及耳穴压豆均在化疗前5d开始,至化疗后5d结束,均以10d为1疗程。结果显示,艾灸配合耳穴压豆法+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的恶心呕吐及纳差的发生率低。

5.2配合针刺:

徐蕾[3]等报道,艾灸(选穴:上脘,中脘,神阙)与针刺胃复安(选穴:双足三里)联合应用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有效率达到95%,高于单独艾灸疗法的52.5%,和单独针刺胃复安疗法的65%。

5.3配合穴位敷贴

李秀丽[13]等研究显示,艾箱灸配合穴位敷贴法对肿瘤患者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便秘。

6.展望

艾灸是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其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使药性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具有温经散寒、舒经通络、扶阳固脱、消瘀散结、补中扶正的功效;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活化,起到抗癌作用[14]。但其作为中医综合治疗的一种方式,临床护理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应始终局限于某几个穴位,仍需按照辨证论治原则施灸;每次艾灸时间长短、每天艾灸次数、疗程尚无统一标准;中医药治疗是个体化治疗,很难制定统一标准,因此许多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不高;如何把握与西医结合治疗时的合适切入点;艾灸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艾灸疗法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作为我国传统治疗体系中的一种手段,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及发展前景,因其比较简便、经济,可以减轻患者的就医成本,而且与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患者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减轻其不良反应,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洪文学.艾灸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J].应用光学,2008,(4C):709-708.

[2]曾再蓉.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迟发性呕吐50例.湖南中医杂志,2011,27(4):76.

[3]徐蕾,杨吉利,卢义等.艾灸盒针刺胃复安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对比.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276-277.

[4]刘勇,程俊,张琼.艾灸配合耳穴压豆预防化疗后胃肠反应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564-1567.

[5]蔡岚,李静.艾灸治疗胰腺肿瘤病人腹胀的疗效观察.全科护理,2010,8(11):3026-3027.

[6]钟莉,李晨.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40例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4:?3451.

[7]崔蒙.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国外研究近况[J].中医杂志,1990,31(3):52-55.

[8]丁建萍.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观察与护理.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74-75.

[9]郑好芳.艾灸关元穴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骨髓抑制的护理.大家健康,2012,6(6):43-44.

[10]邓宏,龙顺钦,吴万垠等.艾灸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5):2009-2010.

[11]张去飞,李丽霞,林国华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中国针灸,2013,33(3):207-210.

[12]陈芬荣,汪敏,薛洁等.隔姜艾灸对老年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1B):2951-2952.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2

[主题词]艾条灸;艾炷灸;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灸材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温和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行气和血,扶正祛邪,以治病保健的方法。《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提出:“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在医疗保健中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现就如何提高艾灸疗效探讨如下。

1 合理选穴

艾灸的疗效与选用的腧穴有密切关系,许多医家认为临床施灸,选用穴位要少而精,定位准确。

1.1 选穴要精

艾灸得气比针刺慢,也就是说施灸时患者施灸部位产生温热舒适的灸感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上,所以取穴要少,便于集中火力,有充足的时间使艾灸达到充足的剂量。《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记载艾灸不仅选穴要少,而且以多经的交会穴为主,“故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说明灸法的疗效不在于取穴多,而是精,这一点对现代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取穴精,便于操作,便于与患者沟通,特别是在患者背部施隔物灸,选穴少,患者能准确描述各壮艾炷的温热程度,医生可随时调整艾炷的部位及艾灸的时间,控制灸量,避免艾灸时间过长,或火力过大而灼伤皮肤。

穴位的选取应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疾病所在的部位,结合腧穴的功能,合理选穴施灸,如气虚灸气海,保健灸神阙、足三里,崩漏灸隐白,胎位不正灸至阴,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灸百会等。《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总结为“灸风而取诸风池、百会;灸劳而取诸膏肓、百劳;灸气而取诸气海;灸水而取诸水分;欲去腹中之病,则灸足三里;欲治头目之疾,则灸合谷;欲愈腰腿,则取环跳、风市;欲拯手臂,则取肩髑、曲池”。根据传统理论、古人经验和个人体会,认为精选腧穴是提高艾灸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1.2 取穴要准

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在体表的特定部位,由于感受病邪不同,体质有别,反映在体表的部位就会有一定的差异,很多疾病会在相应的穴位(或部位)产生反应点,但该反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有时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出现的反应部位也是有差别的。

因此,在灸治过程中应当仔细寻找反应点,准确判断疾病在体表的反应部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如用艾条灸百会、四神聪穴治疗失眠时,5个穴点的反应不完全一样,会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产生温热的舒适感,说明各穴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该点即为反应点,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判定穴位。杨继洲《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认为“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他的经验是“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说明准确选穴既有规律可循,还需要仔细认真。

病案1:患者,男,46岁,干部。由于工作压力于2006年12月出现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再睡,每日仅睡3~4个小时,精神疲乏,记忆力下降。治用艾条悬灸百会、四神聪穴,每日1次,每次50分钟。治疗前3次,每穴灸治不到5分钟患者即有烧灼感,灸后自觉头皮疼,且热量持续时间短,其症状好转不明显。第4次,在灸百会过程中出现温热舒适感,且温热感从头皮向内渗透,连续灸该处20分钟后觉灼热,换灸其他穴位,灸后整个头顶发热,且热感持续时间长(该处为反应点),之后每天灸该处均有上述感觉。从第6次开始,患者夜间睡眠逐渐增加,10次后,入睡较前容易,夜间醒后可再入睡,深睡眠时间增长,夜间睡眠时间达6小时。共治疗15次,其睡眠恢复,1月后随访无复发。

按:在灸治的前3次,因为没有找到反应点,因此每穴施灸不到5分钟即有烧灼感,灸后头皮疼,温热感持续时间短,疗效不明显。而从第4次开始,在灸患者百会穴时出现温热舒适感,并有热感向内渗透,说明找到了反应点,以后每日灸治该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 灸量充足

充足的灸量是得气取效的前提,得气是机体对艾灸所产生的反应,艾灸的得气是通过灸感和灸后反应来体现。因此,要提高艾灸疗效首先必须使病人产生灸感。

不同的病人,其灸感多不相同,可见温热舒适感、风吹样、蚁行感等或可见皮肤斑块。通过患者不同的灸感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性质和施灸的剂量。如久患风寒、经年不愈的患者,其灸感感觉不强,或难以出现灸感时,应加大灸量;相反,病程较短的患者,容易出现灸感,或灸感较强,施灸时应减少灸量,艾灸时患者若感到有烧灼、疼痛,表明施灸部位不需要多灸,应重新选择穴位。

2.1 古代医家的用灸经验

艾灸治疗时,灸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医家都很重视这个问题,要求灸量要足。宋代窦材《扁鹊心书》提出。“世俗用灸,不过三五十壮,殊不知去小疾则愈,驻命根则难。”他用灸动辄一二百壮,多至三五百壮,如“中风半身不遂……灸关元五百壮”“中消病……当灸关元五百壮”“腰足不仁……急灸关元五百壮”。关于控制灸量,晋隋时期陈延之认为应该沿用《黄帝内经》“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的说法,因为艾炷底阔三分,才能完全覆盖在孔穴上,点火以后才能通过腧穴、经络发挥作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说明灸疗必须要有足够的灸量,医者应根据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寒热虚实及患者耐受力的大小,决定艾灸的刺激量,使之直达病所,祛除疾病。

古人十分重视灸疮的出现,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针灸资生经》说:“凡灼艾得疮,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认为只有灸后出现灸疮,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不出现灸疮的患者,采取加大灸量、增加壮数、局部热敷,并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方法以促使发疮。《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记载“观东垣灸三里七壮不发,而复灸以五壮即发;秋夫灸中脘九壮不发,而渍以露水,熨以热履,以赤葱,即万无不发之理。”

2.2 灸量的控制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灸时患部感到温热舒适,热感向深部渗透,或向远端传导,艾灸后皮肤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即是一次治疗的充足灸量,

一般需要50分钟以上,这样既起到了艾灸的治疗效果,又不会引起灸疮,易于被患者接受。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患者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1个疗程的充足剂量。大量临床证明,每穴灸治时间从10分钟至数十分钟,乃至1小时;灸治壮数从数壮至数十壮,其效果不同。因此在临床应用时,灸量充足、火力均匀是艾灸治疗取效的关键。

病案2:患者,女,21岁,学生。自2006年10月起,由于受凉出现膝关节酸困、沉重,活动受限,遇寒加重,右侧为重。诊断为痹症,属风寒型。治疗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痹为主。方法:用艾盒灸治。先灸右侧膝关节,第1天用1根20cm长艾条分成6节,双侧点燃放入艾盒中,将艾盒置于患者右膝关节上,待艾条燃尽后取下艾盒,发现患者灸处皮肤呈红白相间的花斑状且白色面积大于红色,说明该处经气不通,经络阻滞,应加大灸量。第2天用同样方法在患者右膝关节处连续使用3根艾条,患者感觉热度较强,灸后见局部皮肤出汗但仍有白斑。治疗5次后,感觉施灸时温度较前增高(使用相同数量艾条),灸后膝关节轻松,白斑范围逐渐缩小。治疗8次后,右膝关节灸后皮肤出现均匀的潮红且微微汗出,减艾条量为1根,又灸治2次,以巩固疗效。以同样方法治疗左腿8次而愈。

3 辨病选灸

艾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艾条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太乙神针等)、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各具特色。临症时,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施灸部位,选择适当的艾灸方法,以提高疗效。如治疗面瘫,由于面部施灸面积小、肌肉浅薄、皮肤娇嫩又有许多禁灸部位(如眼区穴位),因此适宜艾条悬起灸,医者可根据患者局部受热程度来调节施灸部位、时间和距离。又如直接灸,因其火力猛,有镇痛、回厥、苏醒病人的作用,在针药不及之时可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盛生宽用该法救治失血性休克、自发性心绞痛等急重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由于该法产生剧痛、灸疮及瘢痕,多数患者难以接受,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艾炷间接灸是指在艾炷下垫一间隔物如姜、蒜、盐等,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对腹痛、吐泻、疮疡等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广泛应用,并可作为家庭保健防病健身之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能使艾绒燃烧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常用于治疗虚寒性腹泻、腹痛等疾病。

特别提出的是艾灸盒作为温灸器的一种,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由于艾灸盒施灸面积大,火力集中,灸后作用明显,可用于治疗腰背部、腹部、肘膝关节等病变部位较大的病症,比其他灸法大大节约了人力,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温度,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艾灸疗法。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3

【关键词】灸法腧穴免疫调节综述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及保健强身,预防疾病等作用。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其重要性很早就为古人所认识,如《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则强调:“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于灸法操作方便、疗效肯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上广为患者所接受,也深受医生所重视。

随着现代针灸学的发展,灸法的作用机制研究也逐步深入。灸法对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是指应用针灸学、现代免疫学和多学科方法及技术,研究灸法作用于腧穴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理。该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逐步成为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又一新的研究领域,现就近年灸法对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灸法对免疫调节的临床研究

灸法可调整机体各系统脏器的机能,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整体免疫能力,有利于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其临床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且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谢奕彬采用生物陶瓷灸疗球加热隔姜温灸肾俞、命门和直接冷灸心俞、膈俞、厥阴俞,辨证加减取肺俞、膏肓俞,达到“泻南补北”效应,治疗阴虚火旺型咳嗽67例,总有效率82.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表明泻南补北灸法具有补虚泻实双重效应。逄金岐将100例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加用隔蒜灸3个月。治疗1月、3月、6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与同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隔蒜灸对结核病患者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隔蒜灸可作为结核病患者的长期免疫调节的辅助治疗手段。化脓灸能降低机体过敏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治疗哮喘具有效果持久、不易复发、远期疗效显著的特点。洪建云选用大椎、肺俞、脾俞和定喘、膻中、肾俞两组穴位,于初伏天对96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化脓灸,观察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6%,表明化脓灸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尤其是肺虚型与脾虚型疗效良好。

循环系统疾病廖运新等将120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足三里组、气海组、命门组、非保健穴组,每人每穴连续施灸二壮,足三里对侧交替施灸,14天为一疗程,共施灸2个疗程。结果附子饼灸足三里、气海、命门穴后,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加强,各指标比灸前有显著差异(p<0.01)。姜小英观察了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灸后其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路雪婧等用电热隔药法灸神阙穴。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增强老年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目的。

消化系统疾病王文莉等观察以麦粒灸为主治疗脾虚泄泻患者,结果表明,该法可提高脾虚泄泻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D4值,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1C)花环率、CD8值和血清Siga含量,且疗效与中药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麦粒灸有显著改善脾虚泄泻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王晓燕将虚寒胃痛18例、脾虚泄泻12例,以隔药饼灸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虚寒胃痛者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治疗前增加14.16%。脾虚泄泻者较治疗前增加10.94%,两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01),CD3、CD4、CD4/CD8,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p<0.01),隔药饼灸使中药、灸疗、腧穴作用于一体,对虚寒胃痛和脾虚泄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效果明显,初步揭示临床疗效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疾病张彤等将青少年面瘫患者64例分为重灸翳风穴治疗组33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灸治1个月后,机体t淋巴细胞CD3及t辅助细胞CD4明显上升,CD4/CD8比值明显改善,表明重灸翳风穴治疗青少年面瘫的疗效可能与CD3、CD4、CD4/CD8的比值升高有关。孙宁等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病例36例,选取双侧神门、双侧太冲、右侧冲阳穴位一次发泡,4周后结果显示,总有效率75%,有效病例均在48h内起效,提示天灸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有很好的近期疗效,部分患者还可以改善睡眠节律。

其他疾病叶玲等以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82例,药物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9%,对照组为80.1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隔药饼灸为主能改善血黏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隔药饼灸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具有较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减少复发有关。喻志冲等将6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灸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灸疗组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提示灸疗可以调节、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由上可见,灸法具有双向的、温和的、良性积极的调节作用,对某些疾病疗效确切,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在临床上的不足之处:一是临床应用范围较窄,病种有限;二是灸法作用于腧穴位置不明,即便教科书中论及腧穴时,绝大多数穴位只是写明可灸,少数穴位禁灸,部分穴位则莫衷一是;三是关于艾灸的灸时、灸量、灸温、灸质等影响艾灸作用效果的众多因素不明确;四是灸法往往配合其他疗法,如针刺、推拿等一并使用,作为单独治疗手段的不多。其原因关键在于对灸法的认识仅停留于临床应用,对其具体作用机制不甚明了,临床作用机制不明,故很难恰当、正确地发挥其治疗作用,限制了灸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采用现代针灸学、免疫学和多学科方法及技术,加强灸法的作用机制研究,明确其作用机理,是灸法保持特色,并发扬光大的必经之路。

二、灸法对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

FukazawaY艾灸小鼠足三里和肾俞,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以观察其对体液免疫的调节机制,分析表明,连续灸刺激导致穴位局部皮肤淋巴结igG生成细胞增加,从而使血清igG水平上升。陈礼勤等通过天灸疗法配合玉屏风散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检测血清中igG、iga、igm及补体C3含量均有提高。方向明探讨雀啄灸(肺俞、大椎、定喘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RCD及igG、ige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前RBC-iF、igG、ige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其中igG、ige接近正常水平。

红细胞免疫系统是1981年Siegel等提出的概念,它使人们认识到红细胞不仅具有携带运输氧气的作用,还可像白细胞一样具有多种免疫功能。靳聪妮等将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健康人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施灸。结果发现,隔药饼灸后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灸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抑制因子变化不明显,说明隔药饼灸能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机体正常状态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并可加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体内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机体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田岳凤等用同样方法观察隔药饼灸对机体红细胞抗免疫黏附活性的影响,发现隔药灸后RBC-C3b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iC花环率有下降趋势,提示隔药饼灸能改变红细胞免疫调控状态,增强机体红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迪君等观察麦粒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发现造模后实验动物Caspase-3表达增强(p<0.01),经艾灸后足跖肿胀度降低(p<0.01),Caspase-3较模型组增加(p<0.01)。提示艾灸可能通过促进局部组织炎性细胞的凋亡,抑制局部组织的增生,以减轻局部组织的炎症、水肿等症状。王松等[20]观察艾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于造模后6周艾灸后三里(相当于人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血海四穴,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艾灸治疗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阳性表达比骨关节炎模型组明显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比模型组明显降低,认为艾灸疗法能减少关节液一氧化氮的含量,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

骆文郁等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将艾绒进行特殊加工,并配以人参、附子、干姜、苍术等制成无烟灸条,对实验性小鼠的神阙穴施灸,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法能明显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转换率。裴建等观察艾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效应与iL-2受体-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探讨艾灸调节免疫抑制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治疗能够提高荷瘤小鼠低下的中亲和力iL-2R数量,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iL-2Rα和iL-2RβmRna表达水平,而对iL-2Rγ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能有效提高Jak1mRna及Stat5a、Stat5mRna表达水平,而对Jak3mRna表达没有影响。推测艾灸大椎穴调节免疫抑制效应与上调iL-2R-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其中iL-2Rβ-Jak1-stat5信号分子可能是介导艾灸调节免疫抑制效应作用的靶分子。

刘慧荣等取天枢、气海穴分别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进行隔药灸、温和灸治疗,治疗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认为艾灸大鼠天枢、气海穴能抑制大鼠结肠成纤维细胞分泌促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达到防治肠纤维化的作用。认为,艾灸在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可使CD3、CD4的含量明显升高。张英应用阳虚小鼠模型观察不同灸治时程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艾灸15分钟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的t淋巴细胞酯酶阳性率,艾灸5分钟和25分钟则无显著作用,但艾灸5分钟、15分钟和25分钟均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

从以上实验研究来看,灸法对提高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免疫应答的调节已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灸法的作用机理探讨已经从细胞水平逐步深入到分子生化、基因水平,灸法的实验研究已日趋深化。: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灸法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灸法刺激量的研究是针灸由临床经验积累向现代医学转化的重要步骤。目前,这方面工作开展不多,导致经验性的成分较多。可见,要加强中医文献整理工作,全面掌握古今医家对灸法机理的认识,从中寻找线索,使灸法的治疗更加规范,针对性更强。希望对灸法刺激量问题的研究成为今后灸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灸法可治疗多种疾病,但取效的关键在其补泻方法上,所以对其研究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非常欠缺,尤其是从比较医学的角度开展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对灸法补泻的研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内存在调节网络。随着“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研究进展,人们已认识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在机理研究方面,除继续从免疫系统调控网络上进行探讨外,应着重研究灸法与免疫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我们应该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方法,为探讨灸法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提供新的思路,更好地指导临床。随着生化、免疫、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艾灸治病的机理研究将日益深入,灸法的临床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朱兵.针灸的科学基础[m].第1版.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92.

2谢奕彬.灸疗球泻南补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咳嗽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15~16.

3逄金岐.隔蒜灸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及免疫调控的研究[D].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2006:141~144.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4

[主题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艾条灸;白细胞介素类/针灸效应

effectsofmoxibustiononimmunoregulatoryfactorsinthepatientof

cervicalcarcinomainradiotherapy

XuLanfeng1,YuZhichong2,ZhanZhen1,

etal.(1.nanjingUniversityoftCm,Jiangsu210029,China;2.YanchengCity

Firstpeople’sHospital,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chanismofmoxibustioninthe

patientofcervicalcarcinomainradiotherapy.methodsthetreatmentgroup

(n=32)weretreatedwithroutineradiotherapyplusmoxibustionandthecontrol

group(n=21)withroutineradiotherapy,andchangesofserumiL-2,iL-6and

iL-8cont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investigated.Results

moxibustioncouldregulateandincreaseimmunoregulatoryfactorsinthepatient

ofcervicalcarcinomainradiotherapy,withamoreobviousactiononiL-2.

Conclusionmoxibustionisoneofeffectivemeasuresforregulatingand

increasingimmunologicfunction,andcanbeusedasadjuvanttherapyforthe

patientofcervicalcarcinomainradiotherapy.

KeYwoRDSCervixneoplasms/radiother;moxiStickmoxibustion;

interleukins/acupeff

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失常或低下有关,这一观点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各种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癌肿发病率增高的现象,支持了肿瘤的发生是由于抗肿瘤免疫监视机理受到损害的观点。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迟发性免疫缺陷、wiskott-aldrick综合征和严重联合性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等疾病中,癌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5~30倍,而且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重新形成肿瘤的发病率也比一般人群高[1]。肿瘤临床研究也发现,患同样肿瘤的患者,其转归预后可截然不同,先天与后天免疫缺陷者的肿瘤并发率很高,如肾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肿瘤并发率可高至12.2%,都说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

笔者从2000年9月~2001年底对本院妇科肿瘤病房的57例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同时,施行传统的艾灸疗法,观察其血清中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iL-2、iL-6、iL-8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观察对象

57例本院妇科肿瘤病房宫颈癌患者,均经入院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

1.2分组选择

57例住院宫颈癌患者,入院确诊后,按病情、年龄及治疗时间等条件基本相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放疗+艾灸)和对照组(放疗不灸)。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病情分期、肿瘤形状和病理诊断等采用二项分布(两样本率比较)u检验,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放疗的同时加艾灸治疗。

取穴:①组取足三里、神阙;②组取三阴交、神阙。气虚型用①组穴,其它型用②组穴。

操作:在放疗开始1周后,由针灸专职医师负责施灸,采用苏州华佗厂生产的清艾条,灸至局部皮肤红晕病人感到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次每穴灸10min,隔日施灸1次。灸治2个月结束。

2.2对照组

单用放疗不灸。

放疗方法与剂量: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放疗方法与剂量,即钴60机全盆外照射5000CGY/(25次・5周);铱192腔内照射“a”点每次600~700CGY/(次・周),共4次。

3实验检测

3.1检测样本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放疗开始后1周内取静脉血样本1次,治疗组在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2个月后再取静脉血样本1次,检测结果。

3.2检测方法

白介素iL-2、iL-6、iL-8采用放免法检测,采用上海日环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n-682B型测药盒说明书操作。

3.3放免检测试剂药盒

白介素iL-2、iL-6、iL-8检测试剂药盒由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原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

3.4统计分析

应用SpSS软件对检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4实验结果

艾灸具有提高调节宫颈癌放疗患者血清iL-2、iL-6、iL-8含量的作用(见表2)。

从表2中可见,治疗组经艾灸后,血清中iL-2、iL-6、iL-8的含量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其中iL-2、iL-6差异具有极显着意义(p

5讨论

5.1机体免疫功能属于中医正气范畴。大多数肿瘤(宫颈癌)患者常伴有免疫机能紊乱或低下,而放疗则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愈趋下降(表2可见,iL-6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放疗则进一步损伤正气(免疫力),使机体更趋虚弱,表现为乏力、怕冷、纳差,甚至呕吐、腹泻等(脾)阳气虚症状。本研究选用神阙、足三里穴,配以三阴交穴,采用温和灸,旨在健脾补气养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借助温灸以温阳化瘀(肿瘤),即扶正祛邪。培补后天之气以扶正气,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扶正),达到缓解放疗所致毒副作用,提高机体抗肿瘤(祛邪)能力。

5.2本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放疗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可经艾灸治疗得到明显改善,艾灸似乎具有“免疫激活素和调理素”的作用。本研究对36例宫颈癌患者在放疗的同时采用艾灸方法,发现无论是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还是治疗组与对照组2个月后比较,均表明艾灸具有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iL-2的作用。iL-2是一种分子量为15KDa的糖蛋白,主要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和分泌。它通过对t细胞及B细胞的激活、生长及分化的调控,在机体免疫反应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2还可以激活免疫系统的其它细胞,如nK(自然杀伤)细胞和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iL-2同t淋巴细胞上的iL-2受体结合导致这些细胞增生,增强淋巴因子的分泌,提高其它生长因子膜受体的表达[2]。

免疫调节因子iL-6是一种对B细胞、t细胞、浆细胞瘤细胞、肝细胞及其它多种细胞具有作用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它可以促进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mRna的转录,对t细胞不同的分化阶段均起一种刺激因子的作用,如iL-6可刺激已受到iL-2和iL-4共刺激的CD4和CD8亚类胸腺细胞的增殖。iL-6还能激活成熟t细胞产生iL-2,也是造血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参与增强造血功能。本研究发现,艾灸能明显提高血清iL-6的含量,治疗组前后自身对照,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观察免疫调节因子iL-2、iL-6、iL-8变化的同时,还观察了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血色素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是否是艾灸后白介素iL-6的含量增高而起的作用?iL-8是一种分子量仅为8KDa的糖蛋白,和其它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是趋化因子家族之一,主要趋化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并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性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艾灸具有调节免疫调节因子iL-8的作用。艾灸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第8周血清中iL-8的含量有所上升,但尚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第8周的iL-8则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

5.3艾灸能显着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血清中iL-2、iL-6、iL-8水平,一方面可能是艾灸作为一种应激刺激,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激活t细胞产生iL-2等免疫因子,再通过正向调节系统进一步对t细胞及其它免疫细胞的数量与功能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对机体来说,艾灸这种刺激可能相当于一种抗原(类抗原),它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iL-2。iL-2除了能维持t细胞长期分化增殖,还具有增强nK(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进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分化和增殖,诱生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干扰素(iFn),增强nK细胞、LaK细胞和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3]。从而构成一个iL-2―iFn―nKC(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调节网。

5.4肿瘤患者除了免疫功能受损、紊乱或低下外,造血功能也受到影响,而且放(化)疗也会使造血功能受损或抑制,尤其是白血球下降明显,甚则全血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艾灸不仅能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iL-2、iL-6、iL-8的含量,具有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免疫作用,而且能减轻放疗对血液系统的损伤,维持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有效地缓解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良好预后有促进作用。大量实验证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结果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多种免疫细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如自然杀伤细胞nK、应答iL-2的淋巴因子激活的LaK、巨噬细胞均可能由于激活而获得非特异性杀瘤活性,或通过抗体依赖性机理杀伤肿瘤细胞。白介素iL-2受抗原与t细胞受体结合刺激之后,由辅助t细胞分泌的t细胞生长因子,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的nK和LaK细胞的作用,能增强nK、LaK细胞对靶细胞(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艾灸可能是通过调节提高这些免疫调节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5.5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疗法,还有内分泌、电化疗和热疗等辅助疗法。手术虽能将瘤体局部摘除,但不能清除机体内的癌细胞。放疗也是非常有效的局部疗法,但很多情况下,它也不能除净所有的肿瘤细胞。化疗的作用虽然是全身性的,当此种类型的治疗,除了数量有限的情况外,都不是根治的方法。而且放化疗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影响或抑制造血系统及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肿瘤患者若在手术摘除后或放化疗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则是减少或防止肿瘤复发的好方法。

艾灸能提高中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以往的研究已证明[4]。针灸具有调节提高免疫调节因子iL-2―iFn―nKC免疫网络的作用[3]。本研究也发现艾灸能提高调节宫颈癌放疗患者血清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iL-2、iL-6、iL-8的水平,在抗肿瘤和预防其复发以及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作用。由于艾灸方法简单、经济安全、效果可靠,又能自作,笔者认为,艾灸作为宫颈癌(肿瘤)放疗或化疗及手术的有效辅助疗法之一,值得在肿瘤防治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6参考文献

1.[加]S.o.Freedman等着,陈泽仪译.Clinicimmunology(临床免疫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2:356

2.程违,李春德主编.免疫生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185

3.吴俊梅.针灸调节iL2―iFn―nKC免疫网络的研究概况.中国针灸,1996;16(6):54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5

中医艾灸疗法广泛运用于各科的治疗与保健中,对脏腑功能失调性疾病、慢性疾病、骨伤科疾病、小儿科疾病和各种痛症、运动功能障碍等都有好疗效。无论寒热、虚实还是阴阳,表里均可施灸,安全速效。艾灸法对操作者来说也易学易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经济节约。

野生植物艾叶作为一种中药,能调和人体阴阳。具有强烈的芳香药味,辛温走窜,入十二经络,能通达诸经,舒经通络。所以艾叶温中有补,既能温补阳气,又能通理气血,行气驱秽,是药效广泛的中药之一。艾灸则是以艾这种可燃的中药作为原料进行燃烧,刺激身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养生与治病的目的。艾性温热,中医艾灸惯用于寒湿类疾病,也可用于治疗一些热性病。

艾灸借火力、药力透达快,可直接作用于病表,常见的急病、传染病都可以使用,慢性病的疗效更好,特别对不宜或不便服药的幼儿及昏迷等症适用。艾灸可以提高局部气血流量,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能调理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同时艾灸还可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刺激胸腺细胞活力,增加心脏搏动量、强心抗休克。隔姜灸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止痛;隔蒜灸能清热、解毒、杀虫、消炎;附子饼灸能温肾壮阳;隔盐灸温中散寒、扶阳固脱。

艾灸以温补阳气,比起针刺易得气。医生用艾条炙烤穴位时,只要凝神静气就容易感到火头下的动气,其实就是自己的动脉搏动与病人脉动的感应。有的腧穴会有类似相同的两个同性磁极,相互无接触,但有抵触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因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有的腧穴则有类似两个异性磁极相互吸引的感觉,不由得沉降。病人除了有类似的得气感觉以外,还会有强烈的循经传感现象,接受艾灸者会在艾灸时准确地描绘出热感、气感、酸麻胀感流传的方向路径,与中医的经络走向完全一致,所以艾灸与中医经络、腧穴的形成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艾灸是经过几千年临床检验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简便易操作,同时也是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绝好保健法。无怪乎《扁鹊心书》中说:“人无治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6

关键词莫高艾灸法产后痹证空心艾团艾灸器特制毡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150

2007年8月至今,我院针灸科运用莫高艾灸法治疗产后痹证256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56例均为育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7岁,来院治疗时间不等,产后31~40天120例,产后41~60天98例,产后60天~8个月36例,产后8个月~3年2例。所有的病例均进行实验室检测:类风湿因子(以便排除类风湿病)、抗核抗体(ana)(以便排除免疫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以便排除风湿热),各项检查都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标准:目前对产后痹证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将患者为产后妇女,临床表现、物理检查等作为诊断依据。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妇在产褥期间或已过产褥期而出现肢体、腰膝、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ana、aSo均在正常范围者即可诊断为产后痹证。排除标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者,瘢痕体质者。

治疗方法:莫高艾灸法是一种妇女在产后(30~40天为最佳治疗时间)进行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特殊的全身“温针灸”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采用自制的空心艾团(艾团底径约7cm,中间空心直径约4cm,其形状类似民间的“窝窝头”),与艾团配套的艾灸器(由6号钢筋圈制而成,呈上大下小的勺状器具)和毡垫(一种特制的与艾团大小相配套的中空圆柱形器具)进行的一种程序化治疗方法。即按“三种五个动作”程序依次进行治疗,最后再做因人而异的调整性治疗。“三种”即:①取侧卧位时,肩关节和踝关节可同治。取穴:肩穴、太溪穴(对侧)、阿是穴,左右各1次治疗。②取俯卧位时,背部、腰部与手足同治。取穴或部位:秉风穴(双)、命门穴或腰阳关穴、阿是穴、手部(双手近、远端指指关节及掌指关节处);大椎穴、筋缩穴、十七椎穴、足跟(双),手足上下各1次治疗。③仰卧位,额部、脐部、双膝可同治。取穴或部位:额部(正中及两侧太阳穴处)、神阙穴、中犊鼻穴(位置在内、外犊鼻穴连线的中点)。整个治疗过程有“五个动作”,分2天半完成,一次治疗时间约2小时。

应用莫高艾灸法治疗产后痹证时,选取的一定要使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相对舒适、自然的状态,确定好治疗后可取上述相应穴位作为施灸部位。治疗时,在相应的穴位周围用柔软的布条围成密闭的环状,直径约7cm。然后常规消毒,采用28号1~1.5寸毫针,刺入所选的穴位,同时放置配套的毡垫,将点燃艾团的艾灸器放置其上,随着艾灸器下的温度慢慢上升,操作者可将艾灸器轻轻端起,不断的放置毡垫,使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温热舒适的感觉状态中,直到艾团燃尽为止,1个部位放置2次艾团,1次艾团燃尽的时间需40~50分钟。值得一提的是,神阙穴艾灸时,在毡垫内需放置5分~1寸厚的细盐末,一则因为脐部皮肤最薄且娇嫩盐能起保护作用;二则盐性咸,咸入肾,与艾灸的温热相结合,以养肾阳。整个治疗程序需3000~4000g艾叶,有效治疗时间10~12小时。

灸后处理原则:采用莫高艾灸法治疗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寒气过重,局部骤然吸收热量过多,有些个别患者艾灸处偶尔会出现小水疱,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不做任何处理;如水疱较大、数量过多,可用已消毒的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水液,再以龙胆紫即可,或辅以神灯照射10~20分钟,效更佳。必须干燥处理,切忌包敷。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痹症标准。①痊愈:全身各关节无疼痛、腰酸、怕风、怕冷等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部分关节有酸困、怕冷等症状;③无效:症状无改善。

结果

256例病例中,均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评定。结果:1次程序治疗后,痊愈180例,2次程序治疗后,痊愈30例,好转46例。(临床治愈率82.1%,好转率17.9%)。1周后,对好转中的27例做局部针刺艾灸治疗1疗程,均以痊愈,剩余19例未治疗。莫高艾灸法治疗产后痹症总有效率100%。

讨论

产后痹证是指产褥期间或已过产褥期出现肢体、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又称产后关节痛。因“产后百节空虚”且“俱开”,又因“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百节空虚,外邪侵袭,痹阻经脉,成“不通则痛”,极易形成产后诸症。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7

关键词:艾灸法;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2-0040-0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自2009年1月~2011年2月,本科应用艾灸法对6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胃脘痛患者均来源于本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0岁;病程1a~19a;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2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例。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病程1a~17a;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1例。2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6版《内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1)主症:胃痛隐隐,喜热喜按,空腹尤甚,得食则缓,食后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2)次症: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即采用抑酸、护胃、止痛、根治幽门螺杆菌等治疗。

2.2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取穴:神阙、中脘、双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15~30min。具体方法:(1)物品准备:用物:艾条、艾灸木盒(单孔2个、双孔1个)、酒精灯、打火机、消毒小方巾、绷带。(2)操作流程:①向患者耐心解释艾灸的作用和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②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仰卧位,全身肌肉放松,暴露腹部及小腿,评估施灸部位皮肤情况;③取穴:神厥穴、中脘穴、双足三里,用小方巾轻拭皮肤,点燃2小根艾条,插于双孔艾灸木盒内,置于患者神厥穴、中脘穴部位;分别点燃1根艾条,插于单孔艾灸木盒内,置于双侧足三里穴,绷带固定,灸时以温暖为宜,并可调整艾条插入之深浅来控制温度高低,灸程为15~30min,每日1次,每次治疗后休息15min再起床活动,14d为1个疗程。④艾灸过程中,应随时查看,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与损及衣物,若艾灸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即停止治疗,对症处理,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大水泡可用消毒毫针沿水泡边缘刺破水泡,放出水后,涂以碘伏。同时经常询问患者感觉,观察患者有无心慌、面色苍白、出汗、眩晕等全身反应,若有则应立即停止,嘱其卧床休息,测量生命体征,对症处理。⑤冬天应关闭门窗,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夏天应注意室内通风。

2组均治疗14d,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肝肾功能和血尿便常规检查。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3.1.1症状分级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将所有症状分为轻、中、重3级,主症(胃痛隐隐,喜热喜按,空腹尤甚,得食则缓,食后腹胀)分别记2、4、6分,次症(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分别记1、2、3分,无症状记0分。

3.1.2症状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症状积分减少

3.2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胃脘痛中脾胃虚寒型多由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正虚等而致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寒自内生,致胃失温养,而成虚寒胃痛。治疗应温养脾胃、温经散寒。《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属中医治疗学中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根据经络与脏腑关系,经络是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脏腑疾病的反应系统,腧穴就是经络上的反应点,灸法就是通过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胃肠运动的机能状态,从而起到温通经络,调理肠胃,缓急止痛的作用,使疾病得以痊愈[2]。艾灸是灸法的一种,艾灸使用的艾条主要成分为陈久的艾绒,具有温中、逐寒、除湿的药性,气味清香,容易燃烧,火力温和,对穴位产生温热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此乃“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所选神厥穴为任脉之穴,生命之蒂,可温阳益气,有治气虚腹胀之功;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具有健运中州,调理脾胃、散寒止痛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功能理气和胃,宣通气机而止痛,擅疗胃疾,解痉镇痛甚速。另外艾灸还可以避免内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现代研究亦证实,足三里、中脘对胃肠道蠕动、胃壁张力、胃酸分泌等均有双向调节作用,明显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艾灸足三里、中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解痉止痛,调节胃的功能,改善胃壁的循环,加快胃黏膜的修复[3]。

综上,艾灸神阙、中脘、足三里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

[2]周福生,卢满洪.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概况[J].新中医,1991,(5):50.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8

那么,体质偏寒的人怎么预防疾病呢?在中医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艾灸。

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治病养生,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自然界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古人经过千年的摸索,最终才将艾草定为施灸的主要原料;另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

艾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温和而不伤身,以其温通之性,驱除人体寒气,快速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对付各种由寒凉引发的疾病,自然不在话下。

如果有条件,一年四季做艾灸都不错,可以使身轻体健,延缓衰老,但是秋季做的话最好不要做上半身穴位,还要饮用一些滋阴生津的饮品。三伏做艾灸是因为借助夏季暑热,腠理松弛,穴窍常开,所以更容易将潜伏在体内的寒湿之气排出来。

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施以艾灸,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针灸老师说,三伏天11点到14点是阳气最盛的时候,那时候针灸效果最好,艾灸前后一小时不要洗澡。

三伏灸的作用原理: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预防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另外一项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生成物中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9

[关键词]灸法;未病;上工治未病;中医预防医学

onmoxibustionforpreventingdiseases

ZHanGShu-jun(Schoolofacupunctureandmassage,HenanCollegeoftCm,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alongwith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people’sconsciousnessabouthealthcareisgraduallyraising.moxibustionisaconvenientandeffectivetherapyforpreventingdiseasesandprolonginglife.inthispaper,functionsofmoxibustiontherapyareprobedfromthepreventingdiseases,reasonableselectionofacupointsandclini-calstudies,etc.itisheldthatmoxibustioncanpromotemetabolismandincreaseimmunefunction,hencepreventingdiseasesandprolonginglife.省略

多疾病已难以治愈,疗效不佳,费用又高。《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出现先兆时即采用灸治方法及时介入以扶助正气,可以及时阻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灸法“治未病”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符合当今人们追求的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安全等防病保健的观念。但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施灸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总之,中医的灸法“治未病”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医学发展的方向将是以预防为主,医学的重点将是“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灸法以其防治疾病的特色、独特的治疗功效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其有独特卓越的疗效,故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2灸法“治未病”的重要作用

灸法是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它利用了艾的属性和灼燃的热力,凭借机械刺激、热刺激、药物刺激等物理化学方式激发人体相关腧穴,再通过经络的传导传入体内,渗透诸经,深透筋骨以至全身。灸法“治未病”是根据经络表里与脏腑互通的关系而彼此互治,作用于局部可以影响到整体,通过整体可调整局部,局部与整体互相影响,从而发挥调节脏腑的功能,使人体气血旺盛,生命才有活力。

《本草纲目》曰:“艾叶苦辛、性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灸法具有扶正祛邪、通络止痛、祛风解表、消瘀散结、温经散寒、补益中气、升阳固脱、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临床研究也表明,艾灸可调节中老年人的血脂和全血黏度,调整老年人的脂质代谢,防治由此诱发的老年性血脂升高和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病[1];灸法能激活五脏功能,协调物质代谢,明显改善机体平衡紊乱,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因此,长期用灸法灸治,具有“重症速效,难症神效,常见病久效”的治疗特点,特别是对疑难病症的疗效则更为确切,达到了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及生存质量,减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

3灸法“治未病”常用腧穴

灸法的疗效与选用的腧穴有密切的关系,腧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量则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因与外因二者只有有机地结合,才能产生灸法的效应,才能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作用。临床用灸法灸治疾病时,处方选取是否正确、腧穴定取是否准确、艾灸方法是否恰当、药性和热量是否均衡均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如果治病方法不当,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灸法与相关腧穴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同时,医者还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中医基本理论,结合腧穴的功能,选择适当的腧穴,配合艾灸的灸量,才能发挥艾灸独特的疗效。在艾灸“治未病”的实践中,笔者常选用足三里、三阴交、大椎、关元、气海、百会、涌泉、膏肓等作为主穴。长期艾灸足三里,能鼓舞人体正气,增强脏腑功能,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调节后天之本;艾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脏,增强和维持人体的性腺功能;灸大椎能补阳气、退高热,预防外感;灸关元、气海具有回阳救逆、预防疾病、强壮身体之功;灸百会能升阳固脱,对机体有双相良性调整作用;灸涌泉既可补肾益精、宁神开窍、疏肝理气,又可保健、延缓衰老及养颜;灸膏肓则能防百病,甚至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灸阿是穴具有消瘀散结、预防感染之功。

因此,长期艾灸以上诸穴,不仅能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而且还可补肾、健脾、益肺,同时又能调节全身的机能状态;不仅能治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遗精、阳萎,还可疗脾虚所致的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同时又能治疗肺虚所致的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辄尤甚,声音低微,或自汗、恶风、易于感冒等。但在治疗肾虚证时,还应配肾俞、太溪、命门等补肾阳、益精血以固本;治疗脾虚证时,配中脘、脾俞、胃俞、神阙等健脾益胃、调理胃肠,以固后天之本,资生化之源;治疗肺虚证时,配肺俞、风门、身柱等补益肺气、调节诸阳,以增补阳气,预防感冒。在临床中,还应根据个体的差异,注意因人而异,辨证施灸。儿童在灸治时,应以大椎为主;妇女在灸治时,应以三阴交为主;中老年在灸治时,应以足三里为主。

4灸法“治未病”的防病保健

目前,世界人口逐渐趋于老龄化,抗衰老、防病保健的方法则尤为重要,而灸法在调节脏腑、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中发挥着特殊的功效。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逐渐衰弱,元气虚损,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瘀内停,难以濡养五脏六腑而引起一系列衰老的征象。长期灸用足三里、三阴交、大椎、关元、气海、百会、涌泉等穴可激发正气,强壮自身,强身健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促进食欲,消除病痛;同时,长期艾灸也可治疗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艾灸在防治老年病特别是延缓衰老方面也很有价值。艾灸神阙、足三里前后对老年前期、老年期高脂血症者血脂影响的研究表明,艾灸能明显降低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显示艾灸调脂的良好作用,说明艾灸能调脂防衰延寿[2]。另根椐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特点,人体各脏器功能均已衰退,免疫系统、微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最终导致功能紊乱造成衰老,而衰老又更易患病。因此,长期的艾灸对机体可产生徐缓的激发作用,调动内在的抗病防御机能,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使机体出现有利于延缓衰老的转变;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在调衡阴阳的潜力,通过加强自身内在的调节能力去应对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干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3];充分发挥灸法调整作用的优势,有利于病理产物的清除,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4],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综上所述,灸法“治未病”是利用中医针灸理论,将生命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给相应的腧穴以适宜刺激,借助机体纵横交错的经络联系,对机体多环节产生调节,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调节效应,最终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多年来一直被临床所重视,在防病保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灸法也与其他食疗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贵在长期坚持,按时施灸,只要树立预防和保健的意识,做到未病先防,早期防治,已病防变,有病及时调治,无病用心保养,远离“亚健康”,远离“已病”,即可拥有健康、幸福和快乐,正如《金匮要略》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参考文献

[1]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载脂蛋白研究[J].中国针灸,1998,18(5):261-262.

[2]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6):5-6.

[3]李晓泓,解秸萍.论“天人相应”与“节气灸”[J].北京中医杂志,2003,22(2):18-19.

艾灸理疗的作用与功效篇10

摘要目的:观察艾箱灸疗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艾箱灸疗法,连续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肠镜、病理组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35%、对照组69.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箱灸神阙、上下巨虚穴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组,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艾箱灸治疗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在祖国医学中属“泄泻”、“肠辟”、“痢疾”等范畴。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关键是脾胃虚弱,湿邪致病,发为泄泻。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目前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所以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西药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及其衍生物和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疗效欠佳,本病具有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配合艾箱灸疗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疗效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1月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7例,男42例,女25例;年龄28~60岁,平均35.5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3年;病情程度轻度31例,中度36例;病变部位直肠炎31例,直肠乙状结肠炎29例,全结肠炎7例;有黏液脓血便史59例,有腹痛史56例,有抗生素应用史62例。随机分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病变部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成都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期间均配合营养支持疗法,常规消炎、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艾箱灸疗法温灸神阙、上下巨虚穴(艾箱用普通木板制作,长30cm,宽15cm,高15cm,下不封底,中间以铁纱网隔阻,上面加木盖)。将艾段(约5cm长)点燃3根,放至艾箱内的纱网面上,上方加盖,以局部出现灼热感或出现肌肉的跳动或局部有舒适感、胀痛感、沉重感,且局部皮肤均匀汗出为度。每次30~50分钟,1次/日,6次1疗程,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3天。

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电子结肠镜下肠粘膜、肠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电子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留有疤痕。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电子结肠镜复查肠黏膜仅余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

护理

情志护理:该病的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患者常表现出紧张、抑郁、焦虑的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难以坚持系统的治疗。中医强调七情致病,《素问》:“努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因此,对患者的情志护理尤为重要,因为“心脾为母之脏,心火之热可温脾土”。作为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地向患者讲解病因、病理及情志对此病的影响,同时还应讲解艾箱灸治疗的目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同类患者治愈的经验,让患者认识到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疾病的治愈,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样可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和长期缓解。

辨证施膳:食疗在我国起源很早,素有“药食同源”之说。《黄帝内经》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配制原则。同时中医素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本草纲目》的食疗方中也早就体现出了辨证施膳的思想。脾胃为水谷生化气血源泉,“病者虚也”。脾胃功能失职,运化疏泄失常,常有纳呆,不欲饮食等,所以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饮食气味调和,冷热的配伍,五味的安排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饮食指导上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卫生,不食油腻、不洁、生冷、辛辣之物。给予易消化温热富含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米汤、粥汤或用淡姜汤等,注意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如腹泻严重时,可服用一些理肠止泻品,如山药、大枣、乌梅等,必要时禁食,静脉点滴营养物质,如有便血,可进食一些藕片、莲子等具有收敛止血的食物,严重者服用止血剂或采取输血等方法。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详细指导患者的饮食,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戒除烟酒,为治疗提供帮助。

起居护理:《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中医还认为“久卧伤气”,这些都说明劳逸过度均可损伤脾胃元气,使脾胃虚弱。因此对病情较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通风。病情较轻时,建议患者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快步走等。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休息和睡眠,避免劳累而导致复发。

施灸护理:予艾箱灸之前均应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既往史、过敏史;观察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了解患者对疼痛或热的耐受程度,注意环境是否符合隐私保护和保暖要求;告知有关艾箱炙操作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用大浴巾围住艾箱的外侧以固定箱的位置,防止移动,确保艾箱置于神阙和上下巨虚穴的部位;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节艾箱的高度,防止烫伤;每天做好观察记录。

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肠癖”等范畴,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本病初起多由脾胃虚弱所致,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则引起脾肾阳虚。其病机是以脾胃虚弱或脾肾两虚为本,其标在肠[2],故健脾补肾是原则。神阙属任脉之要穴是真气之所系,生气之源,为十二经脉之总枢,其与督脉相表里,与命门相呼应,具有调整阴阳气血平衡、健脾温肾壮阳、培补元气的作用。灸神阙穴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并可提高机体免疫机能[3]。上、下巨虚穴分别为大肠、小肠下合穴,有“合治内腑”之意,具有通降腑气、运化湿滞、恢复肠道传导的功能。有实验研究证实,上巨虚穴具有调节免疫和胃肠肌运动、改善肠血流、促进病变组织新生、修复溃疡的作用[4]。三穴共用能疏通气血,调理胃肠气机,调整阴阳。艾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祛除寒湿。《本草纲目》云:“温中,逐冷,除湿”。艾箱灸既可温经通络、调理脾胃、滋肾补阳,又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能改善肠黏膜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

消化内科应用艾箱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近期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欧阳钦.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4):236.

2施茵,刘慧荣,李双,等.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4(7):43-44.

3张英.不同受治时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0,(8):488.

4邹阳,邹筑良,杨孝芳,等.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anCa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7):509-512.